[发明专利]一种射频拉远单元合并小区上行容量提升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09379.9 | 申请日: | 2016-0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5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詹建明;李军;刘志斌;刘涛;霍燚;余擎旗;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16/20;H04W16/26;H04W24/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力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7 | 代理人: | 张传义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单元 合并 小区 上行 容量 提升 方法 系统 | ||
一种射频拉远单元合并小区上行容量提升方法和系统,包括:多个射频拉远单元RRU连接到基站的基带处理单元BBU,RRU形成一个逻辑小区;多个RRU通过Ir接口上报各同频点扇区的RTWP值给BBU单元;BBU通过非标准的Iub接口把逻辑小区下的所有同频点扇区的RTWP值上报给RNC;RNC通过接收到所述逻辑小区下的各同频点扇区的RTWP值以及该逻辑小区下的各个扇区的底噪值,计算出所述逻辑小区下所有扇区的RoT,RNC根据各扇区的RoT以及RoT门限来控制各个扇区的上行容量。解决了多个RRU合并为一逻辑小区情况下部分扇区上行容量比较大其他扇区无法接入或者体验差的问题,提升了多RRU合并小区的上行容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拉远单元小区合并技术,更确切地说是一种WCDMA多个射频拉远单元合并小区情况下上行容量提升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信号覆盖以及网络容量等问题,已经成为移动网络运营商日益关注的课题。
现有技术采用BBU(Baseband Unit,基带单元)+RRU(Remote Radio Unit,射频拉远单元)的多通道组网方案,可以快速、有效的解决网络深度覆盖等问题。BBU具有基带资源共享功能,RRU负责信号的收发功能,实现无线网络系统和移动台之间的通信。
BBU和RRU之间通常采用光纤连接,一个BBU可以支持多个RRU,多个RRU可以组成一个小区或者多个小区,在网络部署时,可以选择合适数量的RRU进行合并组成一个小区。
在WCDMA商用网络中,经常采用多个射频拉远单元RRU合并小区的网络部署方案,多个射频拉远单元RRU扇区采用相同的下行扰码加扰,如图1所示,这样可以减少小区间的切换或者减少扰码资源规划工作量,节省基带单板配置,例如室内覆盖或者高速公路或铁路沿线。
当多个射频拉远单元RRU合并为一个逻辑小区后,同一小区的多个扇区采用相同的下行扰码加扰。但是,作为一个逻辑小区,RNC需要对小区的上行容量进行控制。而从无线上行容量理论计算来看,小区上行容量负载=1-(1/RoT),其中RoT=RTWP/小区底噪,所以,RNC对小区上行容量的控制主要监测噪声增量RoT(Rise over Thermal noise)或接收带宽内的总功率RTWP(Received Total Wideband Power)。传统方案,为了简化处理,在基带侧,对同一逻辑小区内的所有扇区的RTWP测量量进行比较,取最大的RTWP值上报给RNC,如图1所示,这样当部分扇区上行容量比较大时会导致其他扇区无法接入或者业务体验差。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本发明提出把同一逻辑小区的多个扇区的RTWP测量分别上报给RNC,RNC侧针对同一逻辑小区内的多个扇区分别计算相应的RoT,实现同一逻辑小区的上行资源分扇区管理。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当部分扇区上行容量比较大导致其他扇区无法接入或者业务体验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频拉远单元合并小区上行容量提升方法。
一种射频拉远单元合并小区上行容量提升方法。包括:
多个射频拉远单元RRU连接到基站的基带处理单元BBU,所述射频拉远单元RRU形成一个逻辑小区;
多个射频拉远单元RRU通过Ir接口上报各同频点扇区的宽带接收总功率RTWP值给BBU单元;
基带处理单元BBU通过非标准的Iub接口把逻辑小区下的所有同频点扇区的宽带接收总功率RTWP值上报给无线网络控制器RNC;
无线网络控制器RNC通过接收到所述逻辑小区下的各同频点扇区的宽带接收总功率RTWP值以及该逻辑小区下的各个扇区的底噪值,计算出所述逻辑小区下所有扇区的RoT,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根据各扇区的噪声增量RoT以及RoT门限来控制各个扇区的上行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93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