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电解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9318.2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5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于慧敏;张帅;杨继;沈忠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志东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微电解 电位差 制备方法和应用 贵金属催化剂 有机污染物 重金属离子 常温常压 还原处理 还原率 污水 | ||
1.一种微电解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M13噬菌体;以及
第一金属;
第二金属,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和第二金属分布于所述M13噬菌体的表面,且所述第一金属和第二金属之间具有电位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为铁,所述第二金属为镍、铅或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M13噬菌体为重组M13噬菌体,所述重组M13噬菌体的p8蛋白的N-末端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总数多于野生型M13噬菌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电解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M13噬菌体的p8蛋白的N-末端第2位至第4位的氨基酸被SEQ ID NO:1-3中任一项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替换,
EAEAEAE(SEQ ID NO:1);
AEEE(SEQ ID NO:2);
EEEAAEE(SEQ ID NO:3)。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电解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将M13噬菌体与TBS缓冲液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b.向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加入第一金属的盐溶液和第二金属的盐溶液,并静置5-10分钟,得到第二混合物;
c.将所述第二混合物中的第一金属离子和第二金属离子还原,得到所述微电解体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将所述第二混合物中的第一金属离子和第二金属离子还原是利用硼氢化钠进行的。
7.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电解体系在处理污水中的用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中含有对氯硝基苯和六价铬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电解体系加入污水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微电解体系加入所述污水之前,进一步包括将所述污水进行酸化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中含有对氯硝基苯和六价铬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93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功损耗回流系统
- 下一篇:高效节能家用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