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及其平行流热交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9037.7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1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徐龙贵;汪先送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5B39/02;F25B47/02;F24F13/22;F24F1/42;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陈宇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及其 平行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平行流热 交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的窗式空调器或移动空调均有打水功能,即将空调器自身产生 的冷凝水喷到冷凝器上进一步冷却冷凝器,可有效提升空调器换热量及换热效 率。但如果所用的冷凝器是全铝平行流换热器,则直接将冷凝水喷到冷凝器表 面,腐蚀风险将大大增加。而目前应用比较多的分体式空调器蒸发器上产生的 冷凝水更是直接排到排水管,没有直接利用。
而热泵型家用空调器均采用四通阀来控制化霜,由于化霜较为频繁,化霜 过程四通阀会发出响声,且化霜过程空调无法向室内输送热量,反而向室内吸 收热量。平行流换热器作为热泵型室外换热器,由于其结霜速度较快,化霜速 度较慢的特性,化霜会更为频繁,换热量会更低,造成空调有声响,且舒适性 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平行流热交换器,旨在解决现有技 术中空调器中冷凝水无法有效利用且采用四通阀化霜,有声响,化霜速度慢, 舒适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平行流热交换器, 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换热器与辅助换热器,所述主换热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 左集流管与第一右集流管、水平连通所述第一左集流管与所述第一右集流管的 多路第一微通道扁管以及设于各路所述第一微通道扁管上的第一翅片;所述辅 助换热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二左集流管与第二右集流管、水平连通所述第二左 集流管与所述第二右集流管的多路第二微通道扁管以及设于各种所述第二微通 道扁管上的第二翅片,多路所述第一微通道扁管与多种所述第二微通道扁管贴 靠,所述第一右集流管内设有至少一个将其上下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一右腔室的 第一右隔板,位于最上方的第一右腔室连通有冷凝器输入管,位于最下方的第 一右腔室连通有冷凝器输出管;所述第二右集流管内设有至少一个将其上下分 隔为至少两个第二右腔室的第二右隔板,位于最下方的第二右腔室连通有可供 冷却水或热水进入的输入管,位于最上方的第二右腔室连通有冷却水或热水输 出的输出管。
可选地,所述主换热器的多路第一微通道扁管的结构与所述辅助换热器的 多路第二微通道扁管的结构不同。
可选地,所述主换热器的多路第一微通道扁管的水力直径小于所述辅助换 热器的多路第二微通道扁管的水力直径。
可选地,各路所述第一微通道扁管内设多个微通道孔,各路所述第二微通 道扁管内设有多个微通道孔,所述第一微通道扁管内的微通道孔数量多于所述 第二微通道扁管的微通道孔数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左隔板和/或所述第一右隔板上设有喷射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翅片与所述第二翅片独立,且分别固定于各路所述第一 微通道扁管与各路所述第二微通道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翅片与所述第二翅片一体成型成翅带,所述翅带上设有 扁管槽,所述第一微通道扁管与所述第二微通道扁管贴靠后置于所述扁管槽内。
可选地,所述主换热器的多路第一微通道扁管与所述辅助换热器的多路第 二微通道扁管通过钎焊焊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右集流管内的第一右隔板至少为两个,由所述第一右隔 板上下分隔形成的第一右腔室至少为三个,位于最上方的第一右腔室连通有冷 凝器输入管,位于最下方的第一右腔室连通有冷凝器输出管,所述第一左集流 管内设有至少一个可将其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一左腔室的第一左隔板,所述第一 左腔室的数量少于所述第一右腔室的数量;所述第二右集流管内的第二右隔板 至少为两个,由所述第二右隔板上下分隔形成的第二右腔室至少为三个,位于 最下方的第二右腔室连通有可供冷却水或热水进入的输入管,位于最上方的第 二右腔室连通有冷却水或热水输出的输出管,所述第二左集流管内设有至少一 个将其上下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二左腔室的第二左隔板,所述第二左腔室的数量 少于所述第二右腔室的数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内设有上述的平行流热交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90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