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物的太阳能辅助通风屋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8962.8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9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华;郑宗选;吴钟雷;杨雯芳;沈雪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D13/03 | 分类号: | E04D13/03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2 | 代理人: | 黄河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物 太阳能 辅助 通风 屋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通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的太阳能辅助通风屋面结构。
背景技术
高大空间建筑是随着材料与工程技术发展而在现代社会被广为应用的一类建筑,它具有进深大,高度高,容积大等基本特点。
高大空间建筑常用于机场、剧院、体育场、大型展览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一般采光要求较高,人员活动区域空气品质较差。由于高大空间建筑进深大的基本特点,仅靠外围护结构开设外窗,无法满足建筑内区空间自然通风及自然采光的要求,为满足室内空气品质及采光要求,往往需消耗较大的通风能耗及采光能耗。
目前高大建筑节能设计中,一般通过在建筑物顶部设置通风井进行自然通风兼自然采光,利用建筑物屋内上下层空气热压原理从通风井排除屋内热空气,从而促进屋外冷空气进入屋内,形成通风,以改善室内热湿环境,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但这种传统的热压通风方式其通风换气次数往往无法满足要求,且过多的采光面积,导致太阳光直射室内,直接影响人体热舒适,并对人体生理心理产生消极影响,同时室内维护结构吸收太阳辐射后再以红外辐射的方式进一步加热近地面空气,削弱热压作用,影响自然通风效果反而导致室内热量积累,增大建筑空调系统的能耗;另外,在室外强风等不利天气条件下,传统的顶部通风井自然通风兼自然采光方式还容易产生气流倒灌的现象,影响建筑室内的通风换热效果,难以满足室内通风需求,若顶部通风井采光设计欠妥,极易对人眼产生眩光,危害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物的太阳能辅助通风屋面结构,其通过透光材料结构层与聚能材料结构层之间间隔形成聚能通风流通通道,利用聚能材料结构层进行太阳光辐射热能储备辐射以及通过红外荧光反射将太阳能转换为红外线形式,对聚能通风流通通道内的空气进行红外加热以及热辐射传热,增加屋面结构的内外温差,达到增大建筑物室内外热压的目的,从而促进建筑物室内外气流流动,该太阳能辅助通风屋面结构用于作为建筑物上部的屋面体,可应用于高大空间建筑上,以改善高大空间建筑的室内外通风效果差、室内空气品质低下、采光效果不佳、不利于节能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手段:
一种用于建筑物的太阳能辅助通风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作为建筑物上部的屋面体;其包括用于作为外层屋面的透光材料结构层,以及用于作为内层屋面且整体与所述透光材料结构层相平行间隔设置的聚能材料结构层;所述透光材料结构层包括用于作为外层屋面结构支撑体的透光支撑面板,所述透光支撑面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风窗口,且每个通风窗口的外侧位置处对应设置有能够对通风窗口形成防雨遮挡的透光防雨罩板,所述透光防雨罩板至少一侧与透光支撑面板之间相间隔形成开口,且透光防雨罩板与透光支撑面板之间间隔的开口位置处安装有整体呈竖向布置的百叶窗;所述聚能材料结构层包括用于作为内层屋面结构支撑体的基体面板,所述基体面板上正对于透光材料结构层的每个通风窗口位置处对应设置有采光通风口,且基体面板朝向透光材料结构层的一面上由底层至面层依次逐层敷设有保温材料层、蓄热材料层和红外荧光材料层;所述透光材料结构层与聚能材料结构层之间间隔的间隙空腔作为聚能通风流通通道,聚能材料结构层的基体面板上的采光通风口作为聚能通风流通通道的通风入口,透光材料结构层上位于透光防雨罩板与透光支撑面板之间间隔的开口位置处的百叶窗口作为聚能通风流通通道的通风出口。
上述用于建筑物的太阳能辅助通风屋面结构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透光材料结构层的透光支撑面板和透光防雨罩板均采用Low-e玻璃制成。
上述用于建筑物的太阳能辅助通风屋面结构中,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透光材料结构层的透光支撑面板和透光防雨罩板采用由Low-e玻璃制成的双层玻璃壁结构,两层玻璃壁之间间隔有空气层。
上述用于建筑物的太阳能辅助通风屋面结构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聚能材料结构层中,基体面板上敷设的红外荧光材料层被可见光激发反射的荧光波长为1.5~3.0μm。
上述用于建筑物的太阳能辅助通风屋面结构中,作为改进方案,所述聚能材料结构层中,基体面板上敷设的蓄热材料层和红外荧光材料层之间还夹设有一个反射材料层。
上述用于建筑物的太阳能辅助通风屋面结构中,作为改进方案,所述聚能材料结构层中,基体面板上的采光通风口边缘位置处的板体向屋内一侧弯折30°~45°,使得基体面板上的采光通风口位置处形成向屋内一侧凹陷的漏斗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89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火型保温装饰一体化板
- 下一篇:一种组合型方钢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