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化镓基微纳米锥结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08576.9 | 申请日: | 2016-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0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熊卓;魏同波;王军喜;李晋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L33/20 | 分类号: | H01L33/20;H01L33/22;H01L33/32;H01L33/00;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镓基微 纳米 结构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氮化镓基微纳米锥结构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和衬底上的外延层,所述外延层包括n型氮化镓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n型氮化镓层上包括绝缘介质层,所述绝缘介质层上具有刻蚀至所述n型氮化镓层的多个微纳米孔;
在所述的微纳米孔中生长有外延至绝缘介质层之上的n型氮化镓微纳米锥,在所述微纳米锥的锥面上设置有多量子阱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基微纳米锥结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介质层材料为二氧化硅或者氮化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基微纳米锥结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量子阱层上还包括p型氮化镓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镓基微纳米锥结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量子阱层为1~10个周期的InxGa1-xN/GaN量子阱,其中0.1<x<0.5。
5.一种氮化镓基微纳米锥结构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衬底,在衬底上生长外延层,所述外延层包括n型氮化镓层;
(2)在所述n型氮化镓层之上生长绝缘介质层,对所述绝缘介质层上部分区域进行刻蚀,形成刻蚀至所述n型氮化镓层的多个微纳米孔;
(3)在所述的微纳米孔中生长n型氮化镓,形成生长至绝缘介质层之上的n型氮化镓微纳米锥;
(4)在所述微纳米锥的锥面之上生长多量子阱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氮化镓基微纳米锥结构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刻蚀具体为:在绝缘介质层上旋转涂布光刻胶,然后在光刻胶上排列一层紧密排列的胶体微纳米球,然后曝光显影在光刻胶上得到微纳米图形,再利用干法刻蚀或者湿法刻蚀,将光刻胶上的微纳米图形转移到绝缘介质层上,刻穿掩膜层后,得到与n型氮化镓层连通的多个微纳米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氮化镓基微纳米锥结构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量子阱层为InxGa1-xN/GaN结构,周期为1~10个,量子阱中InxGa1-xN材料的In组分可以通过温度或三甲基铟流量来控制,x的值为0.1~0.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氮化镓基微纳米锥结构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量子阱层上包括生长p型氮化镓层,所述p型氮化镓层的掺杂元素为镁,p型氮化镓生长厚度为50~500n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氮化镓基微纳米锥结构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球为高分子微球或无机氧化物透明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857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