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磨机用风压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8411.1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6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韧坚;唐友余;粟新辉;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坚韧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5/00 | 分类号: | B02C15/00;F16J15/4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8 | 代理人: | 徐邵华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磨机用 风压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装置,特别是一种粉磨机风压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粉磨机是一种利用压辊对各种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进行破碎的设备。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各种金属、非金属以及化工矿物、建材、水泥等物料的生产量日益增加,使得需要破碎的原材料逐步增多,粉磨机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粉磨机具有破碎效果好、效率高等特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矿业、化工、火电、煤炭等行业。
粉磨机在工作时,需要依靠压辊轴带动压辊在外筒内对物料进行破碎;而常用的破碎物料在被强制送入和破碎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粉尘。粉尘如果进入到压辊轴承中,会直接影响轴承中润滑油的作用,从而导致轴承被破坏,使整个机器难以顺畅运行。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迷宫式填料密封的形式实现对粉尘的密封,而填料密封只能实现暂时密封:轴承在长时间运转过程中必定产生高温,而在高温的影响下,用于密封的填料很容易硬化,从而失效;因此,填料密封这种方式必须要频繁地更换填料,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降低了生产的效率。
为了解决填料密封方式所带来的密封效果不佳、使用时间短、更换周期频繁以及维护不便等问题,许多有关风压密封的文献陆续被公开,如文献CN200986023Y公开了一种风压密封装置,通过在磨煤机的磨辊横轴体上设置风压密封装置,以保证粉尘难以进入到轴承中;这种风压密封装置是在轴承外部增加结构件并输送风压,使外部的结构件封住粉尘,而增加的外部结构件结构较复杂,使用不便,并且如果将此风压密封装置安装在高速旋转的轴承上,有可能存在与轴承脱离的风险,从而失去密封效果。文献CN 202914752 U公开了一种立磨及其磨辊,在磨辊前端设有风压密封结构,风压密封结构构成了一个封闭的高压腔,然后通过腔内气压高于腔外气压的原理使得粉尘难以进入;这种方式可靠性不强,一旦充气腔的密封性能不好出现漏气的现象,则无法保证腔内气压高于腔外气压,从而难以实现风压密封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结构简单、可靠性好、使用时间长的粉磨机用风压密封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磨机用风压密封装置,包括压辊轴、轴承、轴承盖,轴承盖安装在压辊轴的端部,轴承安装在压辊轴上,位于轴承盖的内侧;所述轴承盖与轴承之间安装有迷宫套,迷宫套安装在压辊轴上;所述迷宫套的一端设有凹口,凹口与压辊轴形成风压室;压辊轴的两端开设有进风孔,压辊轴在与风压室相接触处开设有出风孔;进风孔与出风孔相连。
本发明所述的迷宫套是一种轴套,其内部设有迷宫形状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孔开设在压辊轴的轴心处,通过进风孔道与出风孔相连。
进风孔用于从外部进风,风从进风孔进入后,从出风孔流出。由于出风孔的出口位于风压室中,流出的风迅速填满整个风压室,使得风压室内压力增大,在风的作用下形成一个流动的风压腔,保证外部的粉尘无法进入到风压室中。而迷宫套安装在轴承外侧,很好地保证了外部粉尘无法侵入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盖的内侧设有凹槽,迷宫套的上下两端开设有凸起;凸起安装在凹槽内,实现迷宫套与轴承盖的连接。
通过凸起与凹槽的连接,将迷宫套紧紧地安装在轴承套上,从而保证了迷宫套的安装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凹口与压辊轴形成环形的风压室,出风孔开设在压辊轴的下侧,出风孔为通孔或盲孔。当出风孔为盲孔时,出风孔只有一个出口位于风压室内;当出风孔为通孔是,出风孔的两个出口均位于风压室中。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盖为两个,对称安装在压辊轴的两端;压辊安装在两个轴承盖之间,位于轴承的外侧;所述轴承盖的内侧开设有用于安装压辊的台阶,台阶与凹槽中间设有用于隔断压辊与迷宫套的凸缘。
压辊、轴承盖和迷宫套之间形成密闭的空间,在此空间中具有通过风压室传输的流动风体,风体的流动使得粉尘无法进入。
进一步地,所述压辊轴两侧的上端还开设有键槽。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孔的半径大于进风孔道的半径。
进风孔通过进风孔道向风压室传送风,当进风孔的半径大于进风孔道半径时,进风孔道内的风压将大于进风孔的风压,使得进风速度增加,风压室的风压较大,从而能很好地保证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孔的半径为压辊轴端面半径的10%~20%。进风孔的半径过小,则有可能导致进风不畅,进风速率小的问题,而进风孔的半径过大,则会影响压辊轴端部的强度;经过多次试验和分析,进风孔的半径取压辊轴端面半径的10%~20%最为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坚韧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坚韧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8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