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胃肠道吻合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8243.6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4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余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越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8 | 代理人: | 严勇刚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胃肠道 吻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胃肠道手术的吻合环。
背景技术
胃肠道吻合手术是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如胃-食管吻合、胃-肠吻合、小肠-食道吻合、肠-肠吻合、肛-肠吻合等。近年来一种利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备的可分解吻合环(BAR)在临床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专利CN1141913C也提出了利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备的体内可降解吻合环。但是上述吻合环均采用嵌合的设计,此类吻合环的嵌合部位均存在着不能完全密封的狭缝;而该狭缝的存在,有可能造成肠液从不能完全密封的狭缝处泄漏,从而影响患者手术创口的愈合,甚至产生吻合口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1223418Y提供了一种用于胃肠道吻合手术的非吸收可崩解吻合夹,该吻合夹可有效防止吻合后的泄露,但该吻合夹存在结构复杂,生产工艺复杂、可生物降解材料用料多的缺点。另外,本专利申请涉及的胃肠道吻合环也可采用类似的可生物降解材料来制备,关于可生物降解材料部分不是本专利申请所要求保护的重点,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专利的时候,可以参照该现有技术进行理解,本申请对其全文引用作为本申请公开的一部分。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国专利申请201310172918.X、201310514851.3、201320666999.4、201320667000.8、201320666997.5中提出了一系列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本申请对上述现有技术全文引用作为本申请公开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罗列的现有技术描述,可协助用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以及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胃肠道吻合环,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胃肠道吻合环,包括可相互吻合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包括底面设置有通孔的第一半球形壳体以及沿所述通孔延伸的第一连接导筒,所述第二半环包括底面设置有通孔的第二半球形壳体以及沿所述通孔延伸的的第二连接导筒,其中,所述第二半球形壳体和所述第二连接导筒之间设置有一个吻合筒,所述吻合筒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半球形壳体的边缘相吻合的第二圆弧形锯齿。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导筒和所述第二连接导筒具有相同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导筒和所述第二连接导筒均由多个间隔分布的、沿所述通孔的圆弧边均匀分布的第一圆弧片和第二圆弧片所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圆弧片为“几”形圆弧片,所述第二圆弧片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几”形圆弧片的结构相匹配的卡扣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圆弧片均匀分布在一个第一圆弧上,所述第二圆弧片均匀分布在一个第二圆弧上,所述第一圆弧的外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圆弧的内径。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半环和所述第二半环的吻合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导筒的第一圆弧片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导筒的第二圆弧片的内侧,且所述第一连接导筒的第一圆弧片的“几”形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导筒的第二圆弧片的卡扣结构形成卡扣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导筒的第二圆弧片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导筒的第一圆弧片的外侧,且所述第一连接导筒的第二圆弧片的卡扣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导筒的第一圆弧片的“几”形结构形成卡扣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圆弧片的所述“几”形圆弧片为中空的圆弧形板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圆弧片为实心的圆弧形板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圆弧片内侧设置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一个装配定位卡扣和两个吻合定位卡扣。
优选地,第一半球形壳体和第二半球形壳体上设置有多个减轻孔。
优选地,所述减轻孔之间设置有预制破碎凹槽。
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改进结构的胃肠道吻合环,其两个半环中,第二半环设置了一个位于内部的吻合筒,利用吻合筒与第一半环的第一半球形壳体进行吻合,使得胃肠道的吻合部位被第二半环的第二半球形壳体所屏蔽保护,提高了吻合环的吻合可靠性以及手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胃肠道吻合环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的是图1中第一半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的是图2所示第一半环的俯视图;
图4显示的是图1中第二半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的是图4所示第二半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越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越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82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源定位压迫止血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使用便捷的心电信息采集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