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结块化学材料干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07689.7 | 申请日: | 2016-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7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 发明(设计)人: | 乔梅英;杨靖华;娄慧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F26B17/00 | 分类号: | F26B17/00;F26B2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3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块 化学材料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防结块化学材料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干燥常指借热能使物料中水分(或溶剂)气化,并带走所生成的蒸气的过程,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化学材料干燥过程中由于湿粉料极易结块,不仅不利于被完全干燥,还影响了化学原料的后期使用,另外,化学材料结块后因质量过大不利于被气流带走而在干燥筒中富集,最终导致堵塞现象,导致干燥不彻底,甚至需要另外再干燥一次。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结块化学材料干燥装置,通过搅拌装置有利于将结块原料打散并带动其旋转加速原料中水分的蒸发,增加原料的干燥速度,上筒体与下筒体相互配合达到了双重干燥的效果,干燥彻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结块化学材料干燥装置,包括呈圆柱状且上下两端均贯通的上筒体,所述上筒体的顶端设置进料口,所述上筒体包括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外部依次套设中筒体和外筒体,所述内筒体内设置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所述内筒体和中筒体之间设置环形通道,所述中筒体和外筒体之间设置隔热层,还包括加热装置、搅拌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上设置第一管体、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均穿过外筒体、隔热层、中筒体与环形通道连通,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主体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主体转动连接,另一端设置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设置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二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设置第一限位滑块,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与第一限位滑块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限位滑块、第二滑槽与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上设置第一凸柱,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第一凸柱带动第一支撑杆左右转动,所述第二齿轮上设置第二凸柱,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二凸柱带动第二支撑杆上下转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设置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设置转轴,所述转轴向下延伸至上筒体的底部并设置搅拌叶,所述上筒体的底端设置下筒体,所述下筒体的顶端设置筛板和支撑柱,所述筛板包括位置、大小相对应的上筛板、下筛板,所述上筛板上设置震动装置,所述上筛板、下筛板上均设置筛孔,所述支撑柱上设置吹风机,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下筒体的底部连接,另一端设置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下筛板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带动下筛板转动,控制化学材料的下落速度,所述下筒体包括第一筒体和套设在第一筒体外部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底部设置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与第二筒体连接并带动第二筒体转动,所述第一筒体外套设第三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的底部设置开口,所述开口贯穿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与第三筒体连通。
所述第三筒体的底端设置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接料装置,所述接料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和接料桶。
所述出料口为横截面积从上向下逐渐缩小的圆台形。
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设置用于防止第二筒体倾斜的支撑块。
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与第二凸柱相配合的凸起,所述凸起远离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为弧形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水平设置第三滑槽,所述主体设置与第三滑槽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滑块。
对比与现有技术,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上筒体内设置搅拌叶,搅拌叶可以左右、上下移动,有利于将结块原料打散并带动其旋转加速原料中水分的蒸发,增加原料的干燥速度,上筒体与下筒体相互配合,下筒体内设置吹风机有利于原料与干空气的接触,并加速第二筒体内的水分散发,达到了双重干燥的效果,干燥彻底。
2、本发明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接料装置,有利于对干燥后的化学原料储存、包装。
3、本发明出料口为横截面积从上向下逐渐缩小的圆台形,有利于化学原料下落,减小接料口的直径,也能够方便接料。
4、本发明设置用于防止第二筒体倾斜的支撑块,增加第二筒体的稳定性。
5、本发明第二支撑杆上设置与第二凸柱相配合的凸起,有利于第二凸柱拨动第二连接杆上下转动。
6、本发明第一连接杆与主体滑动连接,有利于增加第一连接杆的稳定性,防止第一限位滑块停留在第二滑槽的底端影响第二连接杆上下移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上筒体与下筒体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学院,未经河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76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