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自由度钻杆润滑摆动杆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7434.0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5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夏剑辉;徐雪锋;舒慧建;李勇涛;杜标;吴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开山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21/00 | 分类号: | F16N21/00;F16N2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4 | 代理人: | 王晓峰 |
地址: | 324002 浙江省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度 钻杆 润滑 摆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矿山钻凿设备的钻杆进行润滑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自由度钻杆润滑摆动杆。
背景技术
工程钻车的钻杆螺纹套接在台车上,当对钻杆进行装卸时,为了方便拆卸和保护钻杆的连接螺纹,需要在螺纹连接处涂抹黄油润滑。现有的钻杆润滑装置存在下述不足:1、用于为钻杆涂抹润滑黄油的润滑装置(以下简称润滑装置)通常为刚性结构,当遇到外界阻力时容易偏移设定位置,使得与钻杆的贴合不够,润滑不均匀;2、润滑装置通常为刚性结构,当外界阻力过大时,会出现折损或变形;3、润滑装置的打油嘴与钻杆贴合,而钻杆装卸时会在竖直方向上发生运动,使得打油嘴与钻杆的贴合面容易磨损,从而导致其与钻杆的贴合度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能自由旋转的多自由度钻杆润滑摆动杆。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自由度钻杆润滑摆动杆,包括支撑管、旋转轴、打油嘴接座和打油嘴,所述打油嘴采用耐磨材料制成,打油嘴的前端为贴合钻杆表面弧度的弧面,打油嘴上设有若干在打油嘴宽度和高度方向上均匀分布的喷油孔;所述打油嘴可拆卸安装在打油嘴接座的前端,打油嘴接座上设有用于接注油管的注油孔和与注油孔连通的连通腔,所述注油孔通过连通腔与全部喷油孔连通;打油嘴接座的后端设有固定槽A,旋转轴的前端套接在固定槽A中,固定槽A的侧壁上设 有一段高度为h的空腔,旋转轴上设有限位插销,限位插销的长度大于旋转轴的直径,限位插销伸出旋转轴的两端位于空腔中,旋转轴与打油嘴接座可相对运动且运动行程由限位插销和高度为h的空腔共同限定,当旋转轴的前端与固定槽A的槽底接触时,限位插销位于空腔的最前端;旋转轴的后端固定在支撑管的前端,具体是支撑管的前端设有固定槽B,所述固定槽B为“凹”形,旋转轴的后端伸入固定槽B的凹形开口中并通过紧固件将旋转轴固定在固定槽B的两侧壁,并且旋转轴可轴向旋转;所述打油嘴、打油嘴接座及旋转轴整体通过支撑管固定在钻杆的螺纹连接处;所述固定槽A的外侧壁上设有弹簧挡圈,弹簧挡圈在空间上处于空腔的前端,支撑管的前端设有弹簧挡座,旋转轴的外圈套有弹簧且弹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弹簧挡圈和弹簧挡座相抵;当未受到外界阻力时,限位插销位于空腔的最后端,旋转轴前端到固定槽A槽底、限位插销到空腔最前端、打油嘴接座后端到弹簧挡座前端三者的距离相同。
作为优选,包括位于打油嘴前端面中间位置的喷油孔A和位于喷油孔A左右两侧的喷油孔B、喷油孔C,所述喷油孔B、喷油孔A和喷油孔C在打油嘴的宽度方向上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紧固件包括高强度螺栓、螺母及垫片,旋转轴可绕螺栓旋转。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打油嘴采用耐磨材料制成且可拆卸安装,延长打油嘴的使用寿命且更换灵活;2、打油嘴在弹簧作用下能紧紧贴合钻杆,使该结构给钻杆润滑时,涂抹的更加均匀,有效;3、当遇到外界阻力过大时,旋转轴带动打油嘴旋转,起自动保护作用;4、打油嘴采用耐磨材料制成,不易磨损,当打油嘴出现磨损后,由于其与打油嘴接座可拆卸安装,可单独更换打油嘴,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管,11、固定槽B,2、旋转轴,3、打油嘴接座,31、注油孔,32、连通腔,33、固定槽A,34、空腔,35、弹簧挡圈,4、打油嘴,41、喷油孔,5、限位插销,6、弹簧挡座,7、弹簧,8、高强度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多自由度钻杆润滑摆动杆,包括支撑管1、旋转轴2、打油嘴接座3和打油嘴4,所述打油嘴4采用耐磨材料制成,打油嘴4的前端为贴合钻杆表面弧度的弧面,打油嘴4上设有若干在打油嘴4宽度和高度方向上均匀分布的喷油孔41,本实施例中,包括位于打油嘴41前端面中间位置的喷油孔A和位于喷油孔A左右两侧的喷油孔B、喷油孔C,所述喷油孔B、喷油孔A和喷油孔C在打油嘴4的宽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打油嘴4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在打油嘴接座3的前端,相比于现有的打油嘴与打油嘴接座一体的结构设计,本产品在打油嘴4磨损严重时可单独更换打油嘴4,节省成本。打油嘴接座3上设有用于接注油管的注油孔31和与注油孔31连通的连通腔32,所述注油孔31通过连通腔32与全部喷油孔41连通,润滑黄油从注油管注入打油嘴上的注油孔31中,并从多个喷油孔41中多方位喷出,使涂抹黄油更加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开山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开山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74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