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降解磺胺甲恶唑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7207.8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5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程景胜;周娇;元英进;张艺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12N1/20;C02F103/36;C12R1/05;C12R1/3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降解 磺胺 甲恶唑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生物降解磺胺甲恶唑的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培养:将保藏编号为CGMCC No.1.767的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粪产碱杆菌的一级种子;将粪产碱杆菌的一级种子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粪产碱杆菌的二级种子;
将保藏编号为ATCC 13867的脱氮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denitrificans)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得到脱氮假单胞杆菌的一级种子;将脱氮假单胞杆菌的一级种子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得到脱氮假单胞杆菌二级种子;
(2)降解液配制:按体积比为4-6:1的比例将磺胺甲恶唑生产排放废水与基础无机盐培养基混合配成降解液;
(3)将降解液分别装入第一发酵罐和第二发酵罐中;将粪产碱杆菌的二级种子接入装有降解液的第一发酵罐中,将脱氮假单胞杆菌二级种子接入装有降解液的第二发酵罐中,发酵12-16h;
(4)将第一发酵罐中的发酵液以1-2L/h泵入第一中空纤维膜组件过滤得第一种发酵滤液和过滤后的粪产碱杆菌,第一种发酵滤液持续输入到第二发酵罐;将第二发酵罐中的发酵液以1-2L/h泵入第二中空纤维膜组件过滤得第二种发酵滤液和过滤后的脱氮假单胞杆菌,第二种发酵滤液持续输入到第一发酵罐,持续进行2-3h;将第一种发酵滤液输入第一储罐,第二种发酵滤液输入第二储罐;
(5)用第一储罐内的第一种发酵滤液将过滤后的粪产碱杆菌洗回到第一发酵罐中,用第二储罐内的第二种发酵滤液将过滤后的脱氮假单胞杆菌洗回到第二发酵罐中,发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降解磺胺甲恶唑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础无机盐培养基由下述成分以g/L计组成:FeSO4·7H2O 0.05g,MgSO4·7H2O 1.20g,(NH4)2SO42.5g,Na2EDTA·2H2O 0.09g,CaCl2·2H2O 0.060g,Na2HPO422.0g,KH2PO420g,葡萄糖5g,醋酸钠5g,自然pH。
3.一种生物降解磺胺甲恶唑的装置,其特征包括第一发酵罐(1),第二发酵罐(2),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中空纤维膜组件(3),第二中空纤维膜组件(4),第一贮液罐(5),第二贮液罐(6),第一泵(7),第二泵(8),第三泵(9),第四泵(10),第一节流阀(11),第二节流阀(12),第三节流阀(13),第四节流阀(14);第一发酵液输送管(15)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发酵罐(1)内的中下部,另一端与第一中空纤维膜组件(3)的上部连接;第一泵(7)设置在第一发酵液输送管上;第一中空纤维膜组件(3)的顶部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节流阀(11)和第二节流阀(12)连接,第一节流阀(11)通过管道与第一贮液罐(5)连接,第二节流阀(12)通过管道与第二发酵罐(2)连接;第一清洗管(16)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贮液罐(5)的中下部,另一端与第一中空纤维膜组件(3)的顶部连接;第二泵(8)设置在第一清洗管(16)上;第一中空纤维膜组件(3)的底部通过管道与第一发酵罐(1)的顶部连接;第二发酵液输送管(17)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发酵罐(2)内的中下部,另一端与第二中空纤维膜组件(4)的上部连接;第三泵(9)设置在第二发酵液输送管上;第二中空纤维膜组件(4)的顶部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三节流阀(13)和第四节流阀(14)连接,第三节流阀(13)通过管道与第二贮液罐(6)连接,第四节流阀(14)通过管道与第一发酵罐(1)连接;第二清洗管(18)的一端设置在第二贮液罐(6)的中下部,另一端与第二中空纤维膜组件(4)的顶部连接;第四泵(10)设置在第二清洗管(18)上;第二中空纤维膜组件(4)的底部通过管道与第二发酵罐(2)的顶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720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