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7182.1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4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鐘炜竣;马啟唐;林苏逸;薛芷苓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7/10;F21V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田景宜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 ||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反射底板;
至少一光源,配置在该反射底板上;
至少一立体光学调控结构,配置在该反射底板上并罩覆该至少一光源,各该立体光学调控结构包括一顶面及连接于该顶面的一侧面,其中该侧面倾斜地朝向该反射底板,且该侧面与该反射底板之间夹有一锐角α;以及
一反射器,配置在该反射底板上且位于该至少一立体光学调控结构的该侧面旁,其中各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穿透对应的立体光学调控结构该顶面或该侧面,或被该顶面或该侧面反射,其中穿出于该侧面的部分光线被该反射器反射而往远离该反射底板的方向射去;
该侧面与该顶面的连接处相对于该反射底板的高度为h1,该反射器相对于该反射底板的高度为h2,该侧面与该顶面的连接处对该反射底板的正投影与该反射器的最高点对该反射底板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为D,该反射器相对于该反射底板的高度h2满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器与该反射底板接触的一底角为锐角β,锐角α与锐角β之间的关系满足2*(90°-α)-15°≤β≤2*(90°-α)+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包括两个该立体光学调控结构,该反射器位在该两立体光学调控结构之间,该反射器包括与该反射底板接触的两底角,该两底角的角度相同或是不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侧面与该顶面的连接处相对于该反射底板的高度h1与该反射器相对于该反射底板的高度h2满足h2≤h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包括两个该立体光学调控结构,该反射器位在该两立体光学调控结构之间,该反射器与其中一个该立体光学调控结构之间的距离相同或是不同于该反射器与另一个该立体光学调控结构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立体光学调控结构与该反射器分别为长条状结构,且该反射器的长度等于或是小于各该立体光学调控结构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器为一三角柱。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器的反射率介于60%至100%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器包括朝向该至少一立体光学调控结构的该侧面的一表面,该表面包括一反射涂层、一油墨层、一粗糙层或是多个孔洞。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光学膜层,位在该反射底板、该光源与该立体光学调控结构上方,该反射器包括朝向该至少一立体光学调控结构的该侧面的一表面,且该反射器的该表面倾斜地朝向该光学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71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面板灯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应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