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热水输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7122.X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0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郭春生;曹桂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威海) |
主分类号: | F24S10/00 | 分类号: | F24S10/00;F24S40/00;F28D1/0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热水 输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太阳能热水输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储备量不断减少、日益紧缺,造成价格的不断上涨,同时常规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这些都大大限制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太阳能热转化是一种能量转换效率和利用率高而且成本低廉、可在全社会广泛推广的太阳能利用方式。在太阳能热利用装置中,关键是要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实现这种转换的器件称为太阳能集热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的太阳能热水输出系统,提高太阳能的工作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太阳能热水输出系统,包括集热器、水箱、热水输出设备,集热器的水加热后输入到水箱中,所述水箱与热水输出设备连接,所述水箱的加热的水进入热水输出设备中,所述热水输出设备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连接自来水,来自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水进入换热器中,与自来水进行换热。
作为优选,所述热水输出设备还包括电加热棒,当热水输入设备输出的自来水温度低于第一温度时,电加热棒启动加热,并以第一功率进行加热;当热水输入设备输出的自来水温度低于比第一温度低的第二温度时,电加热棒以高于第一功率的第二功率进行加热;当热水输入设备输出的自来水温度低于比第二温度低的第三温度时,电加热棒以高于第二功率的第三功率进行加热;当热水输入设备输出的自来水温度低于比第三温度低的第四温度时,电加热棒以高于第三功率的第四功率进行加热;当热水输入设备输出的自来水温度低于比第四温度低的第五温度时,电加热棒以高于第四功率的第五功率进行加热。
作为优选统,在换热器中,自来水和来自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通过间接地方式进行换热。
作为优选,所述集热器包括集热管、反射镜和集热板,相邻的两个集热管之间通过集热板连接,从而使多个集热管和相邻的集热板之间形成管板结构;所述两块管板结构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夹角方向与反射镜的圆弧线结构相对,反射镜的焦点位于管板结构形成的夹角之间;反射镜的焦点位于两块管板结构最低端连线的中点上;沿着管板结构的中部的最高位置向两边最低位置延伸方向上,集热管的半径越来越大。
作为优选,沿着管板结构的中部的最高位置向两边最低位置延伸方向上,集热管半径增加的幅度逐渐变小。
作为优选,反射镜的圆弧线半径为R,每块管板结构的长度为R1,集热管的半径为R2,同一管板结构上相邻两个集热管的圆心的距离为L,两块管板结构之间的夹角为a,则满足如下公式:
R1/R=c*sin(a/2)b,
0.18<R2/L<0.34,
其中c,b为系数,0.39<c<0.41,0.020<b<0.035;
0.38<R1/R<0.41,80°<=A<=150°,450mm<R1<750mm,1100mm<R<1800mm,
90mm<L<150mm,20mm<=R2<50mm;
其中集热管中最大的半径与最小的半径的比值小于等于1.12,所述半径R2为相邻两个集热管的平均半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如下的优点:
1)将太阳能储存起来,避免能源的浪费。
2)通过管径变化设置,使得太阳能集热板吸热均匀,避免局部过热。
3)避免了因为焦点偏移造成的太阳能热量损失,加大了太阳能的吸收力度,提高了吸收率;
4)本发明通过多次试验,得到一个最优的太阳能集热器优化结果,并且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从而证明了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环路太阳能热水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串联结构的太阳能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并联结构的太阳能系统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热利用装置与管路并联的太阳能系统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吸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太阳能集热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太阳能集热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太阳能集热器的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威海),未经山东大学(威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71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