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益智施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6795.3 | 申请日: | 2016-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6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振忠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39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益智 施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肥料施用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益智施用方法,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益智(拉丁学名:AlpiniaoxyphyllaMiq.)为姜科山姜属多年生常绿丛生草本植物,别名:智仁、益智子、益智仁等,株高可达3米,茎丛生,根茎短,叶片披针形。为常用中药,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性温,味辛,具有温脾止泻,补肾固精缩尿功能,用于治疗脘腹冷痛、食少吐泻、唾液过多、遗尿、夜尿多、遗精等症。
益智是常用中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的需要,益智的用途越来越多,由于分布范围窄,栽培及产量都有限,不能满足用药需要,为满足需要,人们不得不发展人工栽培技术。
但是现在人们栽培益智普遍存在产量低,品质不佳,有效成分含量少的缺陷,究其原因,主要是肥料使用不当,因肥料是药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对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起着主导作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益智生长特点,提供一种益智施肥方法,利于益智吸收,充分发挥肥料的肥效,克服现有技术中肥料使用不当,肥效不高的缺陷。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益智施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按4~5:1~1.6:2~3:2~3的比例充分搅拌均匀,其中氮肥为尿素,磷肥为过磷酸钙,钾肥为氯化钾。
2、在上坡位置,距益智植株根尖10~15厘米处,开一条宽15~20厘米,深5~10厘米的半圆形施肥沟,在植株比较密,无法开施肥沟的地方,则用木桩在益智植株上坡部位距根尖10~15厘米处均匀打3~5个直径10~15厘米,深5~10厘米的洞。
3、将搅拌好的肥料均匀撒在施肥沟内或施肥洞内,然后覆土。
益智的施肥时间为每年的11~12月份冬季收果后进行,每亩施用量为20~25公斤。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方法工序简单,易于操作,而且利于益智的营养吸收,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使益智在其各个生长期快速、充分地获取所需的营养成分,保持营养均衡,即降低肥料使用量,用肥量减少5%~10%,又能提高益智产量和有效成分,有效成分提高10%~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提供3个具体实施事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益智施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按4:1:2:2的比例充分搅拌均匀,其中氮肥为尿素,磷肥为过磷酸钙,钾肥为氯化钾;
2、在上坡位置,距益智植株根尖10厘米处,开一条宽15厘米,深5厘米的半圆形施肥沟,在植株比较密,无法开施肥沟的地方,则用木桩在益智植株上坡部位距根尖10厘米处均匀打3个直径10厘米,深5厘米的洞;
3、将搅拌好的肥料均匀撒在施肥沟内或施肥洞内,然后覆土。
结果:益智鲜果亩产达58公斤,比对照亩产36公斤增22公斤,产量增幅达62%。
实施例2:一种益智施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按4.5:1.2:2.5:2.5的比例充分搅拌均匀,其中氮肥为尿素,磷肥为过磷酸钙,钾肥为氯化钾;
2、在上坡位置,距益智植株根尖12厘米处,开一条宽18厘米,深8厘米的半圆形施肥沟,在植株比较密,无法开施肥沟的地方,则用木桩在益智植株上坡部位距根尖12厘米处均匀打4个直径12厘米,深8厘米的洞;
3、将搅拌好的肥料均匀撒在施肥沟内或施肥洞内,然后覆土。
结果:益智鲜果亩产达69.3公斤,比对照亩产36公斤增33.3公斤,产量增幅达93%。
实施例3:一种益智施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按5:1.6:3:3的比例充分搅拌均匀,其中氮肥为尿素,磷肥为过磷酸钙,钾肥为氯化钾;
2、在上坡位置,距益智植株根尖15厘米处,开一条宽20厘米,深10厘米的半圆形施肥沟,在植株比较密,无法开施肥沟的地方,则用木桩在益智植株上坡部位距根尖15厘米处均匀打5个直径15厘米,深10厘米的洞;
3、将搅拌好的肥料均匀撒在施肥沟内或施肥洞内,然后覆土。
结果:益智鲜果亩产达62.5公斤,比对照亩产36公斤增26.5公斤,产量增幅达7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振忠,未经黄振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67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充气广告灯笼柱
- 下一篇:回转式膜上扎穴与钵苗移栽组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