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旋喷式室内加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6077.6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6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李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众孚理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F24F1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马林中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旋喷式 室内 加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旋喷式室内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加湿器能够增加一定空间内的空气湿度,面世以来深受消费者喜爱,现在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家。尤其在天气寒冷干燥的北方,加湿器几乎成了每个房间必备的生活电器。现有技术中关于加湿器的技术文献也较多,例如申请号为201320437919.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加湿器,包括加湿器本体、喷吹以及套体;套体设有过渡部,过渡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部以及第二部,第一部内具有第一容置腔,第二部内具有第二容置腔;加湿器本体部分地容纳在第一容置腔内部,喷吹容纳在第二容置腔内部;加湿器本体以及喷吹组成的整体与套体可拆卸连接;第一容置腔以及第二容置腔分别背向设置,且沿远离过渡部的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第二部包括外套部和内衬部,内衬部为沿远离第一部方向直径逐渐递增的筒体,外套部为沿过渡部斜向上延伸的、周向卷曲的舌片,内衬部部分地包覆于舌片的内侧、且舌片端部突出于内衬部的端部;内衬部插置于外套部之中,且与外套部过盈配合;第一部底部边缘向外弯曲;喷吹以及加湿器本体通过螺纹旋合或者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加湿器本体具有第一本体以及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与第一容置腔形状相适应,且套置于第一容置腔内部;第一本体的一端与喷吹相连,第一本体的另一端与第二本体相连;第二本体沿远离第一本体的方向直径逐渐递减;加湿器还包括用于控制加湿器工作的控制部,控制部周向设置于第二本体上。
申请号为201320652827.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加湿器,包括底座组件与水箱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底座组件中的发光机构;水箱组件包括水箱,水箱的材质为可透光材质;底座组件设置有容纳水箱的水箱槽,发光机构置于水箱的下部;加湿器装配后,水箱的顶部高于底座组件的顶部;发光机构包括透明灯罩、灯板和设置在灯板上的LED灯,透明灯罩罩设在LED灯的外部,灯板设置在底座组件上;透明灯罩与底座组件通过二次注塑成型注塑为一体;LED灯为多个,多个LED灯均匀分布在灯板上;灯板的形状为圆环形或回字形;底座组件还包括外壳,外壳与水箱槽一体成型;底座组件由不透明塑料材料制成。
申请号为201420770942.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加湿器,包括具有进风口与出风口的壳体、除菌组件、位于壳体内且用于储存水的水箱、位于水箱内靠近进风口处设置且用于吸附水的吸水件及靠近出风口处设置且用于产生气流的风机组件,除菌组件包括用于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及与该臭氧发生器相连通的输送管道,输送管道的输出端伸入水箱,由进风口进入壳体内的气流进入水箱内并流过吸水件后由出风口排出;输送管道的输出端伸入至水箱的底部;吸水件呈筒状,加湿器还包括安装在水箱内且呈筒状的安装架,吸水件套设在安装架的外侧;输送管道的输出端伸入安装架的内侧;水箱位于壳体的下部,水箱的侧壁上开设有供由进风口进入的气流穿过该水箱的通孔;进风口开设在壳体的下部侧壁上,出风口开设在壳体的上侧面上;加湿器还包括安装在水箱的上侧的结构件,结构件的底部开设有供气流穿过的开口,开口与出风口相连通,风机组件位于开口与出风口之间,风机组件位于结构件之内。
申请号为201420859110.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加湿器,,包括蓄水池、过滤网、负离子过滤器、凝水池、微风机、超声波震荡装置、智能检测设备、出风口、进水口和通风管;加湿器的内部设置有通风管,通风管顶端延伸至加湿器上端外侧设置有一对出风口,加湿器底端位于通风管的下方设置有微风机,微风机与通风管紧密相连;加湿器顶端位于延伸至加湿器外侧的通风管两侧设置有一对进水口,进水口的下端设置有位于加湿器内部的蓄水池,蓄水池的下端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的下方设置有负离子过滤器,负离子过滤器的下方设置有位于微风机上方的凝水池,微风机下方设置有超声波震荡装置;加湿器的一侧设置有智能检测设备,智能检测设备包括智能感应器和LED指示灯,LED指示灯位于智能感应器的上方;通风管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出风口为可360度旋转式结构;过滤网中设置有活性碳纤维;通风管为倒漏斗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众孚理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众孚理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60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