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扭力杆端部加热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5726.0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1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孙业权;陈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利锋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42 | 分类号: | C21D1/42;C21D9/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扭力 杆端部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扭力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扭力杆端 部加热的装置。
背景技术
扭力杆的两端需要进行墩头加工处理。墩头加工时,需对扭力杆 的两端进行加热,加热后在墩头机上对两端同时进行墩头处理。
目前扭力杆的两端加热方式为,通过电或火加热,先加热扭力杆 一端再加热扭力杆另一端。这种加热方式存在以下不足:加热能耗高, 不利于节能,成本高;加热效率低,加热时间长,影响生产进度;两 端先后加热,两端加热温差大,两端墩头质量差异大,影响扭力杆墩 头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 扭力杆端部加热的装置,以达到扭力杆两端加热效率高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扭力杆端部加热的装置,包括电源柜、台架、以及用于 对扭力杆端部进行加热的一对线圈感应加热机构,所述一对线圈感应 加热机构设在台架上,电源柜与线圈感应加热机构之间通过电缆相 连;所述线圈感应加热机构包括感应线圈和管筒,所述感应线圈缠绕 在管筒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冷却保护机构,所述冷却保护机构包括冷却水 管,所述冷却水管和感应线圈并排一起缠绕在管筒中。
还包括冷却水管,所述感应线圈为空心管,冷却水管与空心管相 连通。
所述管筒为隔热耐高温的保护套管。
所述冷却水管包括进水管和回水管以及中间连接水管,所述进水 管与一线圈感应加热机构中的空心管相连,一对线圈感应加热机构中 的空心管之间通过中间连接水管相连,所述回水管与另一线圈感应加 热机构中的空心管相连。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扭力杆的两端同时通过感应线圈加热,能耗低;感应加热效率高, 省时省工,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两端同时加热,两端温度一致,加 工质量得到保证;并可对不同规格的扭力杆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 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源柜、2.冷却水管、3.电缆、4.台架、5.液压泵、6.液 压缸、7.支架、8.线圈感应加热机构、9.扭力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该用于扭力杆端部加热的装置,包括电源柜1、台 架4、以及用于对扭力杆端部进行加热的一对线圈感应加热机构8, 扭力杆9的两端同时在一对线圈感应加热机构中进行加热。
台架4上设有一对支架7,一对线圈感应加热机构分别设在一对 支架上,一支架固定在台架上,另一支架可移动的设在台架上。便于 扭力杆上件和下件,以及可适用不同长度规格的扭力杆加热。
液压缸6设在台架上,液压缸6与液压泵5相连,液压缸的活塞 杆与可移动的支架相连。可移动的支架下部设有滚轮,台架的台面为 平面。
台架4和支架7上均设有用于支撑定位扭力杆的支撑座,支撑座 顶部设有定位槽。扭力杆加热时,扭力杆放置在支撑座的定位槽中, 定位槽可为三角槽,上下件时,通过支撑座支撑,扭力杆与线圈感应 加热机构不接触,方便上下件操作。
一对线圈感应加热机构包括感应线圈和管筒,感应线圈缠绕在管 筒上。管筒为隔热耐高温的保护套管。线圈感应加热机构中的感应线 圈与电源柜之间通过电缆3相连。
还包括冷却保护机构,冷却保护机构包括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和 感应线圈并排一起缠绕在管筒中。
或者,冷却保护机构包括冷却水管2,感应线圈为空心管,冷却 水管与空心管相连通。具体为,冷却水管包括进水管和回水管以及中 间连接水管,进水管与一线圈感应加热机构中的空心管相连,一对线 圈感应加热机构中的空心管之间通过中间连接水管相连,回水管与另 一线圈感应加热机构中的空心管相连。还包括水箱和水泵,冷却水管 通过水泵与水箱相连。对感应线圈形成可靠保护,加热工作稳定可靠。
扭力杆的两端同时通过感应线圈加热,能耗低,感应加热效率高, 省时省工,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 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 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 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利锋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利锋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57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返工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热处理炉内的导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