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灸疗的艾烟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5632.3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4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周美启;王诚;吴生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4 | 代理人: | 胡济元 |
地址: | 23001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设备,具体涉及以收集烟气为目的的艾烟发生装置,该装置可用于艾烟灸疗。
背景技术
艾叶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应用较早的药物,晒干后的艾叶燃烧所产生的烟雾,其具有良好的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作用。春夏交替之际病菌繁殖活跃,在民间很多人喜欢在室内燃艾生烟来对室内进行杀菌消毒,效果良好。
艾烟熏灸治疗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近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三》就有记载。“取干艾叶一斛许,丸之,内瓦甄下,塞余孔,唯留一目,以痛处着甄目,下烧艾以熏之”。其特点是以“熏烟为主,灸热为辅”。
传统艾烟熏灸比较粗糙,艾灸时艾烟直接在敞露的环境中熏烤患处,艾烟会很快的扩散到空气中去,这不仅使得艾烟的利用率低,还会给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带来潜在的不良刺激。艾绒燃烧时对温度的要求很严格,不同的温度会产生不同的物质成分;人为控制艾绒燃烧受到操作者经验的限制,很难达到特定的燃烧条件,进而影响疗效,因而传统的艾烟熏灸会带来疗效的不确定性。
鉴于上述种种不足,行业内技术人员开始着手研究机械装置来充分利用艾烟进行灸疗,如公开号为CN102626366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艾熏器”,该艾熏器包括燃艾器、艾熏罩和抽风机;其中,燃艾器的供烟管道与艾熏罩连通,艾熏罩又与抽风机的抽烟管道连通,所述艾熏罩罩于人体患处,燃艾器中产生的艾烟经供烟管道送入艾熏罩灸烤患处,后被抽风机经抽烟管道抽吸过滤后排入大气,由于艾烟在艾熏罩密闭的环境中对患处经行艾灸,避免了艾烟的扩散,显著提高了艾烟的利用率。然而该专利申请仍然没有解决艾烟温度不易控制的问题。若燃艾器中生成的艾烟温度过高,很容易会灼伤病人的皮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灸疗的艾烟发生装置,该发生装置具有输出的艾烟温度多级可调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灸疗的艾烟发生装置,该发生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在机架上的燃烧炉、助燃风机和空气泵;
所述燃烧炉的炉体内设有燃烧室,该燃烧室的下部设有燃烧平台,该燃烧平台由金属网片构成;所述的燃烧平台上表面设有电热元件;
所述的助燃风机的出口与所述燃烧平台下部的燃烧室连通;
所述燃烧炉顶面设有物料仓,该物料仓的落料口与燃烧炉的燃烧室连通,一下料螺旋由所述的落料口延伸至燃烧室的上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艾烟发生装置还包括一控温模块,该控温模块包括由一组翅片换热器串接组成的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的进口与所述燃烧炉的燃烧室的上部连通,且,燃烧炉与换热模块之间以及相邻的两翅片换热器之间的串接管道上分别设有一旁通管,每一旁通管和所述换热模块的最后一个翅片换热器的出口管上分别串接一气路开关,每一气路开关出口都并联在所述空气泵的进口上。
由一组串接的翅片换热器组成的换热模块,该换热模块与燃烧炉之间和相邻的两翅片换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以及所述换热模块的最后一个翅片换热器的出口分别接一气路开关,所述气路开关出口并联。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控温模块可以是手动的,也可以是电动的。当所述的控温模块是手动控温模块时,所述的气路开关为手动阀门,如,手动的截止阀、闸阀或球阀;当所述的控温模块是电动控温模块时,所述的气路开关为电动阀门,如,电动截止阀、电动闸阀、电动球阀或电磁阀。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电热元件可以是电热管,也可以是套设有陶瓷管的电阻丝。
本发明所述的艾烟发生装置还包括一冷却风机,该冷却风机设在换热模块的下方,使其排风自翅片换热器之间的间隙中穿过。该改进方案的目的是,当燃烧炉中产生的艾烟温度过高时,打开该冷却风机可进一步提高所述换热模块的热交换能力。
艾叶燃烧时产生的部分灰烬会随艾烟扬起,并跟随艾烟进入气路中,久而久之,灰烬会在换热模块的气路中淤积而影响换热效果甚至堵塞气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改进方案是,所述燃烧炉与换热模块之间的串接管道由燃烧室的上部延伸至燃烧室内,末端设有灰烬过滤罩。
本发明所述的艾烟发生装置,其中,所述燃烧平台下方设有接灰抽屉。燃烧平台上艾叶燃尽后产生的灰烬经由构成燃烧平台的金属网片的网孔直接落入接灰抽屉中,清灰时只需将接灰抽屉取出倒掉其中灰烬即可,使清灰工作更加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未经安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56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药瓶
- 下一篇:一种自动选取穴位的针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