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镜面显示的智能健康监控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5579.7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8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英鸿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02 | 分类号: | A47G1/02;G06F3/14;G16H40/60;G06K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智能 健康 监控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智能健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镜面显示的智能健康监控系统,包括:健康检测设备,该健康检测设备用于采集用户的健康数据,并将健康数据发送到主控单元中;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与主控单元连接,该主控单元控制显示装置显示用户的健康数据;感应单元,该感应单元与主控单元连接;人脸识别单元,该人脸识别单元与主控单元连接;主控单元。还涉及一种镜面显示的智能健康监控方法。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镜面显示的智能健康监控系统及方法,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用户的健康数据进行汇集,并根据感应单元和人脸识别单元分别进行用户感应和人脸特征数据信息匹配,从而激活显示装置并显示对应用户的健康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健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镜面显示的智能健康监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调查,健康人仅占人群总数的5%,被确诊患有各种疾病的,占人群总数的20%,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约占人群总数的75%,此现状与我国的现状也是一样。
同时,现行医学模式和医疗观念正逐渐发生着改变,传统以医院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家庭为中心,以治疗为中心正在转为以预防监控、保健为中心。迅猛发展的可穿戴技术和精确的便携式家用健康数据监测设备可以让患者在家里完成各项健康指标测量,帮助患者进行健康分析,生成健康报告,甚至并且可以和医生进行视频通话,使患者在家里就能做检查、在需要的时候看医生。
但是,在目前的个人健康管理数据的监控和采集系统中,存在着一个的显著问题,那就是当前的亚健康人群并没有一种行之有效方法来使用户每天都看到自己的健康数据,从而不会更主动的参与本人的健康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镜面显示的智能健康监控系统,克服用户不主动查看自己的健康数据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镜面显示的智能健康监控方法,克服用户不主动查看自己的健康数据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镜面显示的智能健康监控系统,包括:
健康检测设备,该健康检测设备用于采集用户的健康数据,并将健康数据发送到主控单元中;
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一具有透射、反射功能的镜面玻璃,以及设置在镜面玻璃背面的可控液晶显示模块,该可控液晶显示模块与主控单元连接,该主控单元控制控液晶显示模块显示用户的健康数据;
感应单元,该感应单元与主控单元连接,当感应单元感应到一用户出现在显示装置的前方时,该感应单元形成一感应信号并发送到主控单元中;
人脸识别单元,该人脸识别单元与主控单元连接,该人脸识别单元包括一摄像头和存储有人脸特征数据信息的第一存储器模块,该主控单元控制摄像头采集出现在显示装置前方的用户的人脸特征数据信息,并与第一存储器模块中的人脸特征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匹配,在匹配成功后形成一匹配成功信号;
主控单元,该主控单元先根据感应信号控制人脸识别单元工作,再根据匹配成功信号控制显示装置显示对应用户的健康数据。
其中,较佳方案是:该显示装置包括一具有透射、反射功能的镜面玻璃,以及设置在镜面玻璃背面的可控液晶显示模块,该可控液晶显示模块与主控单元连接,该主控单元控制控液晶显示模块显示用户的健康数据。
其中,较佳方案是:该感应单元包括红外传感模块和温度传感模块,该红外传感模块用于感应显示装置前方的物体,该温度传感模块传感器用于感应显示装置前方的温度。
其中,较佳方案是:该健康检测设备包括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用于实时监控用户的健康数据。
其中,较佳方案是:该健康检测设备还包括家用医疗辅助检测设备,该家用医疗辅助检测设备用于检测用户的健康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英鸿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英鸿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55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