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442型三元正极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05037.X | 申请日: | 2016-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6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朗;王滨;杨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4/525 | 分类号: | H01M4/525;H01M4/505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任月娜 |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442 三元 正极 改性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442型三元正极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的元件中,正极材料在价格与性能方面都占据了主导因素。 就现在的发展程度而言,正极材料也远比负极材料以及电解液的发展速度慢, 锂离子电池性能和安全性的进一步改善更需要的是正极材料循环、倍率性能以 及热稳定性的不断提高。三元正极材料是LiCoO2/LiNiO2/LiMn2O4的共熔体系, 这种共熔体系兼具了LiCoO2、LiNiO2、LiMn2O4三类材料的特点,这种材料是 一种含有镍、钴、锰三种元素的新型复合材料,三元材料存在明显的三元素协 同效应,电化学性能优于任意一种单组合化合物。
作为三元体系中一种的(442)型三元材料LiNi0.4Co0.2Mn0.4O2,与传统的(333) 型LiNi1/3Mn1/3Co1/3O2材料相比,Co的含量减少,可以使材料的生产成本降低, 同时材料生产与使用过程对环境更加友好。Ni的含量更高,有助于材料获得更 高的放电容量。同时,对材料安全稳定贡献最大的Mn的含量增加,可以使材料 循环性和安全性更好,更适合实际应用,因而LiNi0.4Co0.2Mn0.4O2是更具有研究 价值的一种三元正极材料。
而就商业化应用的要求来说,LiNi0.4Co0.2Mn0.4O2正极材料需要提高的是振 实密度、能力密度、循环能力以及大倍率的充放电能力。针对目前 LiNi0.4Co0.2Mn0.4O2三元正极材料尚存的不足,研究者们对材料主要进行部分掺 杂或者表面包覆改性,掺杂改性主要是通过向正极材料中部分掺杂与主体过渡 金属离子半径相近的其他金属离子,或者部分掺杂F、Cl或Br等阴离子以达到 使材料结构更加稳定,循环性能更优秀的目的;包覆这种改性手段在正极材料 表面上附着一层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有效地避免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 通过这样的方式抑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来保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结构的完 整与稳定。除此之外,包覆改性还可以适当提高正极材料的电导率以及振实密 度,使包覆后的正极材料倍率性能更好而且有利于工业加工。本专利将两种改 性手段结合起来,对LiNi0.4Co0.2Mn0.4O2正极材料进行掺杂或包覆的协同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制备方法简单的锂离子电 池442型三元正极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正极材料粒径分布均匀, 结构更加稳定,材料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较好。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442型三元正极改性材料,包 括掺杂改性的正极材料,所述掺杂改性的正极材料的外层包裹有一层包覆材料, 所述包覆材料的质量是掺杂改性的正极材料的1-5wt%,所述掺杂改性的正极材 料的化学通式为Li(Ni0.4Co0.2Mn0.4)1-xMxO2-yNy,其中,M为Ti、Mg、Al或 Cr;N为F、Cl或Br,0<x≤0.10,0<y≤0.10,所述包覆材料为TiO2、A12O3或FePO4。
锂离子电池442型三元正极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水溶性的锂源、镍源、锰源、钴源、M盐、N盐及柠檬酸溶于水中 充分混合,再用氨水调节pH值至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50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