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抑制回火的中心喷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5010.0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0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虎煜;何念;陈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燃气轮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R3/38 | 分类号: | F23R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9 | 代理人: | 夏怡珺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制 回火 中心 喷嘴 结构 | ||
1.一种自抑制回火的中心喷嘴结构,中心喷嘴结构设置于燃气轮机的燃烧器组件上,所述燃烧器组件包括主燃烧器(110)和与所述主燃烧器(110)连接的燃烧器基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喷嘴结构,包括:均为中空结构的内层喷嘴部(200)和外层喷嘴部(300),所述外层喷嘴部(300)套设在内层喷嘴部(200)的外部,所述内层喷嘴部(200)的外壁与所述外层喷嘴部(300)的内壁之间为冷却气通道(400);
所述外层喷嘴部(300)的外层出气端上沿着冷却气的出气方向设有尺寸逐渐减小的锥形的外层头部(310),所述外层头部(310)上设有冷气出孔(311),所述外层喷嘴部(300)的外层进气端上设有冷气进孔(312),所述冷气进孔(312)和所述冷气出孔(311)均与所述冷却气通道(400)连通;
所述主燃烧器(110)的主燃出气口上设有沿着出气方向尺寸逐渐减小的渐缩预混段部(130);
所述外层头部(310)穿过所述主燃烧器(110),且所述外层头部(310)伸入于所述渐缩预混段部(130)中;
所述内层喷嘴部(200)的内层进气端与位于所述燃烧器基座上的供气通道相连通,所述内层喷嘴部(200)的内层出气端上沿着预混气的出气方向设有尺寸逐渐减小的锥形的内层头部(210),所述内层头部(210)和所述外层头部(310)所构成的整体,形成锥体结构;所述内层头部(210)上设有预混燃料气喷孔(211);
所述内层头部(210)穿过所述外层头部(310),且处于所述渐缩预混段部(130)中;
所述外层头部(310)的外头部出气端的内壁与所述内层喷嘴部(200)的外壁之间设有冷气流通间隙(500);所述外层头部(310)的尺寸较小的一端与所述内层头部(210)的尺寸较大的一端处于同一平面,且所述外层头部(310)的锥度与所述内层头部(210)的锥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抑制回火的中心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头部(210)的尺寸较小的一端与所述渐缩预混段部(130)的出气口之间设有气体流道(6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抑制回火的中心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喷嘴部(300)为圆柱形,所述冷气进孔(312)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冷气进孔(312)沿着所述外层喷嘴部(300)的周向均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抑制回火的中心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出孔(31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冷气出孔(311)沿着所述外层头部(310)的周向均匀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抑制回火的中心喷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燃料气喷孔(21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预混燃料气喷孔(211)沿着所述内层头部(210)的周向均匀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燃气轮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燃气轮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50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