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微生物废弃菌液无害化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04764.4 | 申请日: | 2016-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7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 发明(设计)人: | 何燕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诺顿科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2/04 | 分类号: | A61L2/04;A61L2/10;A61L2/24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兴华粤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45 | 代理人: | 吴剑锋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加热罐 石油微生物 冷却塔 菌液 无害化处理装置 紫外线杀菌装置 废弃 进料漏斗 加压泵 壳体 底部进液口 第一电磁阀 有效处理 出液管 出液口 加压管 进液口 下端 | ||
1.一种石油微生物废弃菌液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有壳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上设有高压加热罐(2)、冷却塔(6)、紫外线杀菌装置(5)和加压泵(3),在所述的高压加热罐(2)上部设有进料漏斗(7),所述高压加热罐(2)下端通过管道与冷却塔(6)上部的进液口相连接,所述冷却塔(6)底端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紫外线杀菌装置(5)的底部进液口相连接,在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5)上部设有出液管(11),所述加压泵(3)通过加压管与高压加热罐(2)相连接,在所述高压加热罐(2)与进料漏斗(7)之间设有第一电磁阀(15),在所述高压加热罐(2)外壁上设有防锈涂料层,所述防锈涂料层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微生物废弃菌液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线杀菌装置(5)包括有安装壳(51),在所述安装壳(51)内设有密闭真空容腔(52),在所述安装壳(51)内下部设有下水箱(9),所述下水箱(9)与冷却塔(6)相连接,在所述安装壳(51)内上部设有上水箱(10),所述上水箱(10)与出液管(11)相连接,在所述下水箱(9)和上水箱(10)之间间隔设有多个紫外线灯管(12),在所述紫外线灯管(12)外套设有能连通下水箱(9)和上水箱(10)的螺旋管(13),所述螺旋管(13)由透明玻璃材料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油微生物废弃菌液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壳(51)内壁上设有反光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微生物废弃菌液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6)包括有塔体(61),在塔体(61)内设有多层冷却管组(62),所述冷却管组(62)由多个首尾相接的冷却管(63)平行排布而成,相邻两个冷却管(63)之间设有连接弯管,在所述冷却管组(62)内设有弹性绳(64),在所述弹性绳(64)上间隔设有多个毛刷头(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微生物废弃菌液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通过横隔板和纵隔板被分隔为四个空间,在所述高压加热罐(2)与冷却塔(6)之间的管道串接有第二电磁阀(17),在所述冷却塔(6)与下水箱(9)之间的管道串接第三电磁阀(21),所述加压泵(3)、第一电磁阀(15)、第二电磁阀(17)和第三电磁阀(21)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连接,所述控制器(4)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微生物废弃菌液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漏斗(7)内壁镶嵌环形冲洗管(18),所述环形冲洗管(18)表面均布有若干出水孔,且环形冲洗管(18)与进水管(8)连接,在所述进料漏斗(7)上方设有盖体(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微生物废弃菌液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6)内部配合安装冷却栅片(20),所述冷却栅片(20)至少为四片且沿冷却塔(6)的中轴线均匀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微生物废弃菌液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加热罐(2)顶端设有限压阀(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微生物废弃菌液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加热罐(2)顶端加装限压阀(14),且高压加热罐(2)内部加装加热杆(16),所述加热杆(16)数量至少为三根,且加热杆(16)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诺顿科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诺顿科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47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