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式调味料添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4737.7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5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汪兰;朱萌;丁安子;程薇;吴文锦;李新;乔宇;廖李;王俊;高虹;史德芳;范秀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47J47/01 | 分类号: | A47J47/01;A23L27/00;A23P30/4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乔宇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调味料 添加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式调味料添加装置,包括混合仓,混合仓上方设有若干个颗粒类固体调味料和液体调味料料斗、内部设有搅拌机构、底部设有出料管,混合仓侧壁分别与压缩空气管和横卧的进料管连接,进料管的入口端与活塞式灌装机连接,进料管的沿线上设有半固体调味料料斗,每个颗粒类固体调味料和液体调味料料斗上均设有流量调节机构,压缩空气管、进料管、出料管以及所有的料斗上均设有阀门。该装置无论是颗粒类固体调味料还是半固体调味料都可以连续添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料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式调味料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食品加工领域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许多菜肴、预制食品慢慢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能在配料备好的情况下自动加工食品,并在加工的过程中自动添加调味料。现有的调味料添加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在添加颗粒类固体调味料时,一般采用称重式计量,包含落料、称重、出料三个步骤,每个步骤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隙,只能间歇添加调味料,不能连续添加调味料,当食品加工为连续式加工时,会造成部分配料不能与调味料接触并加工;2)在添加半固体调味料时(如番茄酱、黄豆酱、豆瓣酱等),因为其黏度高,即使经过碾磨也会附着在管道上,只能一坨一坨的出料,无法均匀分布在配料上。
综上所述,现有的调味料添加装置只能间歇式的出料,不能连续出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式调味料添加装置,该装置无论是颗粒类固体调味料、液体类调味料还是半固体调味料都可以连续添加。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续式调味料添加装置,包括混合仓,混合仓上方设有若干个颗粒类固体调味料和液体调味料料斗、内部设有搅拌机构、底部设有出料管,混合仓侧壁分别与压缩空气管和横卧的进料管连接,进料管的入口端与活塞式灌装机连接,进料管的沿线上设有半固体调味料料斗,每个颗粒类固体调味料和液体调味料料斗上均设有流量调节机构,压缩空气管、进料管、出料管以及所有的料斗上均设有阀门。
进一步地,每个颗粒类固体调味料和液体调味料料斗的出料口均为圆形,流量调节机构包括可以上下运动的倒圆锥体,倒圆锥体位于出料口内且与出料口同轴心。
进一步地,倒圆锥体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始终旋转。
进一步地,倒圆锥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梅花形。
进一步地,搅拌机构为搅拌杆,搅拌杆的非工作端伸出混合仓外部并与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混合仓内和出料管内均设有紫外灭菌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颗粒类(或液体类)调味料在重力作用下从出料口直接进入混合仓,半固体(稠状)调味料经过活塞式灌装机的计量和抽取作用下,从出料口进入混合仓(在自然状态下,半固体调味料无法连续均匀的进入混合仓,因此需要活塞式灌装机不断的抽吸,才能连续出料),进入混合仓内的调味料经搅拌机构搅拌后(若为单一的调味料可以不用搅拌,如:均为盐、味精等颗粒类固体调味料,或均为酱油、醋等液体调味料)进入出料管,压缩空气管向混合仓内输入压缩空气,在高压气流的带动下,调味料在出料管内快速运输并输出;在整个过程中,流量调节机构用于调节调味料的进料流量,由于不同的流量对应不同的计量,所以可在工作时省去称重这一步骤,实现了连续化;采用单台调味料添加装置时,可以实现固体或液体或固/液混合调味料的连续添加,或液体/半固体调味料预混后间歇式添加,采用两台调味料添加装置并联使用时,可实现液体/半固体调味料预混后连续添加,采用多台调味料添加装置并联使用,可实现多种调味料在不同时间添加或混合添加。
2.通过倒圆锥体的上下运动调节倒圆锥体与出料口之间的间隙,从而调整出料口的开口大小,进而起到调节流量的作用。
3.工作时,倒圆锥体旋转可以防止颗粒类固体调味料卡在倒圆锥体与出料口之间的间隙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47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开式双层密封、三件式塑料防伪瓶盖
- 下一篇:基板取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