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量管理方法、装置及包含大功率发热元件的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4030.6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4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赵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量 管理 方法 装置 包含 大功率 发热 元件 设备 | ||
1.一种热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一大功率发热元件的第一侧设置一半导体致冷器/发电器;所述半导体致冷器/发电器的冷侧与所述大功率发热元件接触连接,热侧与第一热传导组件接触连接;所述第一热传导组件的温度低于所述大功率发热元件的温度(201);
监控所述大功率发热元件的温度,在所述温度高于一设定的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半导体致冷器/发电器工作于致冷模式,将所述大功率发热元件的热量由所述半导体致冷器/发电器的冷侧传导至热侧,并由所述第一热传导组件将所述半导体致冷器/发电器热侧的热量传导出去;在所述温度不高于所述设定的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半导体致冷器/发电器工作于发电模式,利用所述第一热传导组件与所述大功率发热元件之间的温度差,产生电流,并为一电池充电(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大功率发热元件的第二侧设置第二热传导组件,用于将所述大功率发热元件的热量传导出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功率发热元件为一逆变器中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传导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逆变器的壳体与所述IGBT模块之间的热传导件;
或者包括:液冷式散热器或风冷式散热器。
5.一种热量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一第一热传导组件(501),其温度低于一大功率发热元件(505)的温度;
一半导体致冷器/发电器(502),其冷侧与所述大功率发热元件(505)的第一侧接触连接,热侧与所述第一热传导组件(501)接触连接;所述半导体致冷器/发电器(502)工作于致冷模式时,能够将所述大功率发热元件(505)的热量由所述半导体致冷器/发电器的冷侧传导至热侧,并由所述第一热传导组件(501)将所述半导体致冷器/发电器热侧的热量传导出去;所述半导体致冷器/发电器(502)工作于/发电器模式时,能够利用所述第一热传导组件(501)与所述大功率发热元件(505)之间的温度差,产生电流,并为一电池充电;和
一控制模块(503),其用于监控所述大功率发热元件(505)的温度,在所述温度高于一设定的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半导体致冷器/发电器(502)工作于致冷模式;在 所述温度不高于所述设定的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半导体致冷器/发电器(502)工作于发电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
一第二热传导组件(504),其与所述大功率发热元件(505)的第二侧接触连接,用于将所述大功率发热元件(505)的热量传导出去。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功率发热元件(505)为一逆变器中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传导组件(501)包括:连接在所述逆变器的壳体与所述IGBT模块之间的热传导件(501);
或者包括:液冷式散热器或风冷式散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为一电动汽车中的逆变器;所述电池为所述电动汽车的电池。
10.一种包含大功率发热元件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量管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40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