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米蛾卵繁殖大草蛉幼虫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3922.4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6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王甦;王兵;郭晓军;张君明;肖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23K50/90;A23K1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东方至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5 | 代理人: | 霍金虎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米蛾卵 繁殖 大草蛉 幼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米蛾卵繁殖大草蛉幼虫的方法,包括:获得米蛾卵和饲养大草蛉两步,其中饲养大草蛉又包括饲养成虫、卵期饲养、幼虫散养、蛹期收茧、蛹期收茧、成虫的羽化、产品的冷藏和包装等步骤,本发明从米蛾卵的处理、大草蛉卵的收集与储藏、大草蛉幼虫散养、化蛹收茧、发育羽化及不同虫态产品的冷藏等各个饲养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探索,为利用米蛾卵规模化繁殖大草蛉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米蛾卵繁殖大草蛉幼虫的方法,属于农业饲养领域。
背景技术
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mael)属脉翅目,草蛉科,草蛉亚科,大草蛉属,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捕食性天敌昆虫。由于它的食性广、食量大、分布广、数量多而深受国内外生防工作者的重视。利用自然界的草蛉防治害虫,往往受发生时期、数量、种类和虫态限制,在防治工作中不能争取主动。通过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就可以有计划地利用草蛉来防治害虫。
我国草蛉种类和数量均很丰富,已记载18属共109种,绝大部分属于草蛉亚科,农林常见有10多种。大草蛉除西藏、内蒙古未见报道外,其它地区均有。大草蛉属全变态昆虫,幼虫期蜕皮两次,有三个龄期,幼虫为双刺吸式口器,成虫为咀嚼式口器。其成虫和幼虫均捕食蚜虫。大草蛉一年发生多个世代,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其发生世代往往随着发生地的纬度南移而增加。成虫有趋光性、向上性,卵聚产,产在植物枝条、叶片、树皮等上面,有时也产在墙壁上、窗上,甚至产在日光灯上,卵的基部有一条丝柄。据湖北大学生物系昆虫天敌研究室研究,大草蛉单雌平均产卵量为800粒左右,最多的达1234粒。成虫有取食卵粒的习性,故在人工饲养时要即时取卵。其幼虫因食蚜量大,又称为蚜狮。1,2龄取食较小,3龄取食很大,约占幼虫期总食量的80%左右。在南京饲养观察,大草蛉幼虫一生可食蚜677.6头,成虫平均可食488.22头,一个世代每个草蛉平均能消灭1041.44头蚜虫。幼虫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尤以3龄幼虫更为明显,幼虫抽丝结茧化蛹。主要以老熟幼虫在枯枝、落叶堆、树缝或枯皱卷曲叶片内结茧越冬。其产卵前期较长,一般为4-18天,一次交尾可终生产受精卵,以晚上8-10点产卵最多。
草蛉食性虽然较广,但作为大量饲养繁殖草蛉所需的饲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草蛉喜爱取食,并且对草蛉个体发育和繁殖力无不良影响;其二,来源广泛,容易获得,成本低廉,便于储存。用天然食物饲养草蛉效果好,但常因自然条件(如气候等)的影响而受到限制,为了大力发展生物防治科学技术,实现优势天敌的规模化生产,应加强优势天敌人工饲料的研究。于是人工饲料替代天然饲料的研究随即开展。六十年代以来,为了解决大规模繁殖草蛉供生产上利用的问题,国内外不少昆虫学工作者进行了人工饲料的研究,但效果并不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米蛾卵繁殖大草蛉幼虫的方法,本发明从米蛾卵的处理、大草蛉卵的收集与储藏、大草蛉幼虫散养、化蛹收茧、发育羽化及不同虫态产品的冷藏等各个饲养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探索,为利用米蛾卵规模化繁殖大草蛉提供科学依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米蛾卵繁殖大草蛉幼虫的方法,包括:
1)获得米蛾卵
在温度22-28℃,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将米蛾卵接种到米蛾幼虫人工饲料中,米蛾卵孵化为米蛾幼虫后,取食人工饲料生长发育,米蛾幼虫饲养40-45天后羽化为米蛾成虫,将米蛾成虫移入产卵盘中,任其产卵,24小时后收集米蛾卵,去除鳞片和饲料杂质,并经紫外线杀胚处理,再将米蛾卵粘在纸上,得米蛾卵卡,备用;
2)饲养大草蛉
大草蛉各龄期的饲养条件均为:温度25-27℃,相对湿度75%以上,光照14小时;
2.1)饲养成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39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