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3609.0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3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刁海林;李绍钦;陈其明;宋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J161/32 | 分类号: | C09J161/32;C08G12/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聚 改性 脲醛树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木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的制备方法。一种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入第一批尿素和三聚氰胺、加入第二批尿素、加入第三批尿素和调胶。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的保存期长,稳定性好,胶合强度高,防水性能好,可有效降低人造板的吸水厚度膨胀率;该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可用于制造胶合板和湿帘纸,同样可用于制造纤维板、刨花板及其它水溶性树脂应用的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脲醛树脂(UF)又称脲甲醛树脂,是尿素与甲醛在催化剂(碱性或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缩聚成初期脲醛树脂,然后再在固化剂或助剂作用下,形成不溶、不熔的末期热固性树脂。固化后的脲醛树脂颜色比酚醛树脂浅,呈半透明状,耐弱酸、弱碱,绝缘性能好,耐磨性极佳,价格便宜。脲醛树脂胶是胶粘剂中用量最大的品种,特别是在木材加工业各种人造板的制造中,脲醛树脂及其改性产品占胶粘剂总用量的90%左右。然而,脲醛树脂遇强酸、强碱易分解,耐候性较差,初粘差、收缩大、脆性大、不耐水、易老化。用脲醛树脂生产的人造板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甲醛释放的问题;此外这种脲醛树脂亲水性强,故制成的人造板防水性能差,致吸水厚度膨胀率高,因此,必须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
目前,已有专利文献试图通过加入改性剂对脲醛树脂的性能进行改善。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10383143.X的《改性脲醛树脂及制备方法、应用》中提到了通过加入改性剂对羟基苯甲酸丙酯能显著降低脲醛树脂中的甲醛含量,得到低甲醛含量的改性脲醛树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10728204.2的《一种改性脲醛树脂的配方》中提到加入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马来酸二正辛基锡、碳纤维、环氧树脂、氢氧化铝使制得的改性脲醛树脂具有无毒、韧性好、耐候性好、以及塑形稳定等功效。
此外,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技术方案虽然降低了脲醛树脂的甲醛含量,但其稳定性,胶合强度,防水性能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在将其用于制造人造板时吸水厚度膨胀率偏高,使人造板容易吸潮变形,这将大大降低人造板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容器中的甲醛加热升温至35℃,加入质量浓度为35%的NaOH溶液调PH值为8.3-8.5,加入第一批尿素和三聚氰胺;
(2)升温至70℃时停止加热,让其自然放热,再使温度升至85-88℃,计时保温30min分钟,用质量浓度为20%的甲酸溶液在25-30min内缓慢滴加,使反应液的PH值调至5.8-6.3,PH值调好后,每隔5-10min用涂四杯测一次粘度,接近终点时连续测粘度,终点涂四杯粘度控制在60-80min,温度控制在89-91℃,加入浓度35%的NaOH溶液调PH值至7.0-7.3,加入第二批尿素,在80-85℃之间保温40min;
(3)然后降温,同时调PH值至7.3-7.5,加入第三批尿素,在70-75℃之间保温15min;
(4)降温至45℃以下,调PH值8.5-8.8,搅拌10min取样出料,即得到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第一批尿素的加入量是甲醛质量的33%,三聚氰胺的加入量是甲醛质量的6%。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第二批尿素的加入量是甲醛质量的2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36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