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痢疾的药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102753.2 | 申请日: | 2016-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5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宋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云飞 |
| 主分类号: | A61K36/718 | 分类号: | A61K36/718;A61P1/12;A61P31/04;A61K3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陈敏 |
| 地址: | 3151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痢疾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痢疾的药物。
背景技术
痢疾是因外感时行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 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 染性的外感疾病。
痢疾,古代亦称“肠游”、“滞下”等,含有肠腑“闭滞不利”的意 思。本病为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 节为最多,可散在发生,也可形成流行,无论男女老幼,对本病“多相 染易”,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常因急骤发病,高热惊厥,厥脱昏迷而 导致死亡。
临床表现
痢疾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主要表现,但临床症 状轻重差异较大。轻者,腹痛不著,里急后重不明显,大便每日次数在 10次以下,或被误诊为泄泻;重者,腹痛、里急后重均甚,下痢次数频 繁,甚至在未出现泻痢之前即有高热、神疲、面青、肢冷以至昏迷惊厥。 多数发病较急,急性起病者,以发热伴呕吐开始,继而阵发性腹痛、腹 泻,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粘冻或脓血。也有缓慢发病者,缓慢发病则发 热不甚或无发热,只有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粘冻或脓血的主症, 下痢的次数与量均少于急性发病者。急性发病者,病程较短,一般在2 周左右;缓慢发病者,病程较长,多数迁延难愈,甚至病程可达数月、 数年之久。
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粪便检查:大便中可见大量红细胞,脓细胞, 并有巨噬细胞或新鲜大便中发现有阿米巴滋养体、阿米巴包囊;大便或 病变部位分泌物培养可有痢疾杆菌生长,或阿米巴培养阳性;钡剂灌肠 X线检查及直肠、结肠镜检查,提示慢性痢疾、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或结肠癌、直肠癌等改变。儿童在夏秋季节出现高热惊厥等症,而未排 大便时,应清洁灌肠,取便送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
药物治疗①根据致病菌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如氨苄青霉素、 复方新诺明、氟呱酸等抗生素。②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严重脱水可 静脉输液。③已确定腹泻是因为炎症性肠病所致者,应给予柳氮磺胺吡 啶(SASP)或5-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病情重者可联合应用泼尼松、氢化 可的松、地塞米松或泼尼松龙等药物进行治疗。④如腹泻是因为肝脏、 胆道或胰腺功能低下所致的吸收功能障碍时,适当补充复合酶制剂,常 用的有胰酶、复方胰酶片等,以增加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吸收,还可 补充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⑤可选用十六角蒙脱石以保护肠道黏膜, 减少腹泻的次数。对少数腹泻次数过多者,可酌情使用盐酸洛哌丁胺等 止泻剂。⑥中药治疗痢疾可用中医中药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同时应注 意饮食以及生活习惯。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均可见记载于《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痢疾的药物,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 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痢疾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痢疾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 料药材制备而成:当归6份、芍药6份、甘草3份、黄连5份、赛葵12 份、三筒管15份、乳花10份、太白艾6份、胖根藤9份。
下面结合中药学理论说明本发明有益效果:
发明人认为,痢疾的基本病机主要是时邪疫毒积滞于肠间,壅滞气 血,妨碍传导,肠道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而成痢。肠司传导之 职,传送糟粕,又主津液的进一步吸收,湿、热、疫毒等病邪积滞于大 肠,以致肠腑气机阻滞,津液再吸收障碍,肠道不能正常传导糟粕,因 而产生腹痛、大便失常之症。采取祛除邪气之壅滞,故为治本之法。
本发明运用:当归、芍药、甘草行血和营,缓急止痛;黄连之苦寒, 共成辛开苦降之势,以散邪气之结滞;赛葵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湿 热泻痢作用;三筒管清热解毒化湿;乳花益气健脾、温阳散寒;太白艾 祛风镇静,清热解毒;胖根藤凉血解毒。诸药合用,清热解毒利湿,祛 除邪气之壅滞,恢复肠腑传导之职。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共收集79例痢疾患者。随机 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其中治疗组男16例、女24例,年 龄29~60岁;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26~59岁间。两组性别、 年龄、病程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云飞,未经宋云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27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