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沟槽减阻的混流式水轮机转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2613.5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6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梁;李民希;张宇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3/12 | 分类号: | F03B3/12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51100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005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沟槽 混流式 水轮机 转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尤其涉及过流表面减阻的混流式水轮机转轮。
背景技术:
混流式水轮机是把水流的势能和动能转换成旋转机械能的水力发电设备,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水轮机,转轮是混流式水轮机的核心部件,是把水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关键部件,主要由上冠、下环和叶片组成,转轮内部流动为高雷诺数的湍流流动,水流与转轮过流面的表面阻力是造成能量损失的原因之一。要提高转轮转化能量的效率,就要尽可能降低水轮机转轮表面阻力;传统的设计制造理念中,为了减少水轮机转轮的表面阻力,要求转轮过流表面越光滑越好,通常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在Ra1.6以下,加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加工成本低,可以有效的降低表面阻力,能量转换效率高的采用沟槽减阻的混流式水轮机转轮。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
采用沟槽减阻的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由上冠1,若干在转轮圆周方向间隔分布的叶片2和下环4组成,叶片的上端与上冠连接,下端与下环连接,上冠上的过流表面由并列的第一沟槽5构成,叶片上的过流表面由并列的第二沟槽3构成,下环上的过流表面由并列的第三沟槽6构成,第一、二、三沟槽的方向为设计工况时的流线方向,第一、二、三沟槽的的横截面为相同的对称V型结构7,沟槽的高度h为0.1-0.3mm,沟槽的宽度s为0.1mm-0.3mm。
沟槽的高度h和宽度s尺寸按下列公式计算:
水轮机设计水头小于100m时:h=s=0.3mm,
水轮机设计水头在100m~200m时:h=s=0.2mm,
水轮机设计水头大于200m时:h=s=0.1mm。
上冠1、叶片2、下环4的过流表面的横截面为锯齿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本发明在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的过流表面上设置了顺流向的沟槽,沟槽截面为对称V型结构,沟槽的高度h范围为0.1-0.3mm,宽度s为0.1mm-0.3mm,可以有效的降低水轮机转轮的表面阻力,提高水轮机效率;沟槽的高度、宽度尺度很小,不会改变转轮表面的整体形状,能保持原有的水力性能;在表面加工微小沟槽,加工简单,可以降低对转轮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减小表面加工时间和难度,具有加工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可以满足各种类型的混流式水轮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混流式转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混流式转轮上冠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混流式转轮下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过流表面上设置的顺流向的沟槽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过流表面横截面图。
图6为二次涡示意图。
由上冠1,叶片2,下环4组成,上冠上的过流表面由并列的第一沟槽5构成,叶片上的过流表面由并列的第二沟槽2构成,下环上的过流表面由并列的第三沟槽6构成,第一、二、三沟槽的方向为设计工况时的流线方向,第一、二、三沟槽的的结构为相同的对称V型结构7。
科学研究表明,当流体沿固体表面流动时,不是固体表面越光滑,表面阻力就越小。比如在动物界中,游动速度最快的鲨鱼的皮肤表面就是布满了沟槽结构,以便于它能尽可能的减小表面阻力,获得更高的游速。
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科学家发现:湍流流动中,在固体表面与流体接触面设置沟槽,可以改变近表面的湍流拟序结构,如图6所示,在底层流向涡的作用下,在沟槽锋尖附近诱导产生二次涡,二次涡减弱了与低速条带相联系的反向旋转流向涡对,并在沟槽内保留低速流体,限制了流向涡的展向运动,减弱了边界层中的猝发过程,不仅减少了猝发的频率,而且减弱了猝发的强度,使流体在近壁流动中能耗大大降低,有效的减少了表面阻力。研究还表明,沟槽的形状对减阻效果有较大影响,同时沟槽的高度和宽度尺寸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达到理想的减阻效果。
目前,利用沟槽结构进行减阻已经开始应用在快速泳衣、长距离管道输送等方面,但是在水轮机的设计制造中还没有应用。混流式水轮机应用水头范围大致为30m~300m,转轮的直径范围大致为1m~8m,转轮内部流道较为狭窄,流速较快,转轮内流动的Re数为109量级,是高Re数的湍流流动,表面阻力的影响较为明显。本发明通过研究混流式水轮机结构、内部流动特点,提出可以在混流式水轮机的转轮过流表面设置沟槽进行减阻,以提高水轮机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26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