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风温症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2566.4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5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包玲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玲丽 |
主分类号: | A61K36/89 | 分类号: | A61K36/89;A61P31/12;A61P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陈敏 |
地址: | 3151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风温症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风温症的中药。
背景技术
风温症是指人体感染嗜心性病毒,引起心肌非特异间质性炎症。该 炎症可呈局限性或弥漫性;病程可以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急性病毒 性心肌炎患者多数可完全恢复正常,很少发生猝死,一些慢性发展的病 毒性心肌炎可以演变为心肌病。
中医认为该病病位于心,病机为:易患本病之人多为年轻未达筋骨 隆盛、本气尚未充满之时或素体禀赋不足之人。或因肺卫失司,感受 温热病邪;或为脾胃适逢亏欠,感受湿热疫毒。凡为热邪,皆具耗气伤 阴的特点。热耗气于心脉,则致心气虚衰,并可继发气虚帅血无力的气 虚血瘀之变。这一类病症表现有心悸怔忡,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胸痛 胸闷,舌红或暗,脉软少力或结代。热伤阴于心血,则可使心阴不足, 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及心神不宁、夜寐欠安,脉细数,舌红少津等症。 总之本病以禀赋不足或心肺脾肾有不同程度亏虚为本,温热邪气、湿 浊瘀血为标,正邪交争,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病理过程。当温 热或湿热病邪耗气伤阴至极,则又可变生阳虚阴衰的阴阳两虚重症,临 床表现为喘息胸满不得卧,浮肿乏力不能行,脉虚结代,或迟缓。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青叶胆【别名】青叶丹、青鱼胆、走胆药、肝炎草。【来源】 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青叶胆、滇獐牙菜和美丽獐牙菜的全草。采 收和储藏:春、夏季采集,晒干或鲜用。【性味】苦;性寒。【归经】 肝;胆;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主湿热黄疸; 热淋涩痛;湿热泻痢;赤白带下;流行性感冒;疟疾发热;急性胃炎; 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外用可治急性结膜炎;过敏性皮炎。【用 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注意】虚寒者慎服。【摘录】《中 华本草》。
千金子【别名】千两金、菩萨豆、续随子、拒冬实、联步、拒冬 子、滩板救、看园老、百药解、千金药解、小巴豆。【来源】本品 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干燥成熟种子。采收和储藏:南方7月中、下 旬,北方8-9月上旬,待果实变黑褐色时采收,晒干,脱粒,扬净, 再晒至全干。【性味】辛、温。【归经】归肝、肾、大肠经。【功能 主治】逐水消肿,破症杀虫。治水肿胀满,痰饮,宿滞,症瘕积聚; 妇女经闭;疥癣疮毒,蛇咬,疣赘。具抗肿瘤作用。用于水肿、痰饮 积滞胀满、二便不通、血瘀闭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g。 【注意】中气不足,大便溏泄及孕妇忌服。虚损人不可多服,脾胃弱, 大便不固者禁用。【摘录】《中华本草》。
三十六荡【别名】老君须、鸡骨香、双飞蝴蝶、土细辛、藤叶细 辛、哮喘草、关腰草、芒尾蛇、毛管细辛、三十六根、落地蜘蛛、落 地金瓜、王劳伤、一支香、老虎须、白前、上树蜘蛛、千斤拔、小白 薇、羊角草、藤细辛、落土香、白龙须、藤霸王、小霸王。【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卵叶娃儿藤的根或全株。采收 和储藏:冬季挖取根部,抖去泥沙,晒干。或收集全株,切段,晒干。 【性味】辛;温;【归经】肺;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湿;化痰止 咳;散瘀止痛;解蛇毒。主风湿新加坡痛;咳嗽痰多;跌打肿痛;毒 蛇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孕妇及体虚者禁 服。本品有毒,服用过量易致中毒,表现为头晕眼花、呕吐、四肢无 力、麻木,严重者呼吸因难,心跳由强就弱,最后因心跳停止而死亡。 【摘录】《中华本草》。
弯管花【别名】柴桫树、水松罗、银锦、假蓝枕。【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弯管花的根或全株。采收和储 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味苦;辛;性凉。【归 经】肝;肺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胜湿。主肺热咳嗽;咽 喉肿痛,风湿关节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摘录】 《中华本草》。
降龙草【别名】秤杆蛇药、浸骨头、冷水草、小梁药、虎山叶、 四台花、山兰、散血毒莲、雪汀菜、马拐、牛耳朵、水泡菜、白雌雄 草、降蛇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降龙草的全草。采 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味甘;性寒。【归经】 归肝经、肺经、膀胱经。【功能主治】清暑利湿解毒。主外感暑湿; 痈肿疮疖;蛇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注意】忌 酸冷食物。【摘录】《中华本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玲丽,未经包玲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25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治疗面瘫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