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基钻井液用随钻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2238.4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4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琨;许明标;陈林;吴军;刘超;宋争;陈星星;舒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8/03 | 分类号: | C09K8/03;C09K8/487;C04B28/00;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重庆市涪***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井 液用随钻 堵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基钻井液用随钻 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基钻井液钻井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润滑性,并且耐污染能力 强,可循环使用,已成为非常规油气开发必不可少的一项关键技术。 尽管油基钻井液抑制性强,但是漏失依然是油基钻井液钻井过程中不 容忽视的问题。现有的专门针对油基钻井液防漏、堵漏技术并不成熟, 常用的堵漏方法有桥浆堵漏、高滤失浆堵漏、凝胶及树脂堵漏、水泥 堵漏等,但这些堵漏方法都需要停钻专门进行堵漏,延长了作业时间, 增加作业成本。采用现有的随钻堵漏材料多为亲水疏油型材料与油基 钻井液配伍性差,且长时间使用易发酵变质影响堵漏效果,不能用于 油基钻井液随钻堵漏。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810224440.X的专利申请中,记载专 利名称为一种钻井液随钻堵漏剂,主要包括植物纤维、沥青、石墨、 弱吸水凝胶等;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随钻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申 请号:200810115975.3)中公开的一种随钻堵漏剂包括以下组分:果 壳粉、石灰石粉、油溶性树脂等;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 201410428352.7的专利申请文件中,记载专利名称为一种油基钻井液 裂缝堵漏剂组成为:油溶胀材料、变形颗粒、纤维材料、堵漏材料、 超细碳酸钙、表面活性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310600221.8 的专利申请中,记载专利名称为一种油基钻井液用微裂缝封堵剂及制 备方法,其主要是阳离子乳化沥青、胶乳沥青、胶乳石蜡与斯盘80 按比例配制成基液,混合纳米级、500目、800目碳酸钙、主封堵剂 和辅助封堵剂等。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410602573.1的专利申 请文件中,记载一种油基钻井液用随钻堵漏剂的制备方法含有丙烯类 水溶性有机单体A、水溶性交联剂B和粉末状无机材料C的水相滴 加入含有分散剂E的油D中,乳化后,利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 发而得稳定悬浮堵漏剂。
上述的随钻堵漏剂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1)选用的随钻堵 漏材料多为亲水性材料,与油基钻井液配伍性差;2)有的堵漏材料是 植物性材料,一旦循环时间过长会发产生发酵降解等现象,不但影响 堵漏效果,还会影响油基钻井液性能;3)多采用吸水、吸油膨胀性 堵漏材料,堵漏材料膨胀后随钻使用不易过筛。4)所选用碳酸钙多 为300目以下的,只能用于封堵渗透性漏失地层,在钻遇微裂缝时, 封堵能力差;5)堵漏材料粒径分布单一,随钻堵漏过程中封堵裂缝 尺寸必须与孔径相匹配,具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基钻 井液用随钻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防漏堵漏双重功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基钻井液用随钻堵漏剂,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成, 可变形颗粒20-30份,弹性变形颗粒10-15份,轻质桥架颗粒5-10份, 碳酸钙40-70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可变形颗粒以质量份数计,其包 括以下组成,高分子聚合物0-20份,天然沥青20-40份,磺化沥青 20-40份,改性沥青20-40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弹性颗粒的材料为弹性石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轻质架桥颗粒为轻质水泥颗粒。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每一份所述碳酸钙为0-20份60目的 大理石颗粒、20-40份100目的大理石颗粒和40-80份300目的大理 石颗粒混合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可变形颗粒;
步骤2,制备弹性颗粒;
步骤3,制备轻质桥架颗粒;
步骤4,制备碳酸钙颗粒;
步骤5,将步骤1制备的可变形颗粒、步骤2制备的弹性颗粒、 步骤3制备的轻质桥架颗粒和步骤4制备的碳酸钙颗粒混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中,步骤1中制备可变形颗粒的步
骤如下,
1)将0-20份的高分子聚合物,20-40份的天然沥青,20-40份的 磺化沥青,20-40份的改性沥青复配得到混合颗粒;
2)采用分级筛对步骤1)复配后得到混合颗粒进行分级处理, 选取直径在60目以下的颗粒。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中,步骤2中制备弹性颗粒的步骤
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长江大学,未经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22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