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接装置及尾管补救固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2195.X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0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志;孙文俊;徐明会;杜鹏德;张元星;陈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33/134;E21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张少辉;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补救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回接装置及尾管补救固井方法。回接装置包括:回接本体,设置于回接本体上游处的提拉管,提拉管一端与送入钻具相连,另一端与回接本体相连,其中,通过下入送入钻具能将回接装置下入到井内,并使回接本体插入到回接筒内,通过上提送入钻具能提出并收回回接装置。这种回接装置能在尾管补救固井作业完成后,有效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管补救固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回接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这种回接装置进行尾管补救固井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及开采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层得到有效开发。但是在开发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强度较差的地层,对这种地层进行固井的风险极大。尤其是在下入尾管时,极有可能因为井壁的坍塌导致尾管的固井作业失败。
在现有技术中,在发生上述井下事故时,通常采用可回收式管内封隔器进行补救固井,但是使用这种封隔器进行固井,工序复杂,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另外,可回收式管内封隔器解封困难,从而十分容易导致封隔器和将其送入井内的装置均被固在套管内,无法取出,导致后继的井下作业无法正常进行。这严重影响了油气勘探及开采的效率,妨碍了我国油气勘探及开采技术的快速而稳定的发展。
因此,需要一种能有效回收的用于尾管补救固井的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回接装置,在尾管补救固井完成后,能有效回收这种回接装置。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使用这种回接装置的尾管补救固井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能有效固井,并且能在固井后将回接装置取出,以方便井下作业的顺利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回接装置,其包括:回接本体,设置于回接本体上游处的提拉管,提拉管一端与送入钻具相连,另一端与回接本体相连,其中,通过下入送入钻具能将回接装置下入到井内,并使回接本体插入到回接筒内,通过上提送入钻具能提出并收回回接装置。
使用本发明的回接装置,可通过送入工具将回接本体插入到回接筒内,注入水泥浆进行尾管补救固井,从而使用这种回接装置进行尾管补救固井作业,工序简单,效率较高。在尾管补救固井结束后,还能通过上提送入工具而将与送入工具相连的回接装置上提。使用这种回接装置能方便地回收,从而不会卡固在井内,影响后继的井下作业的进行,保证了石油勘探及开采作业的顺利进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提拉管上套接有扶正器。扶正器能在下入回接装置时,保证回接装置的方向适宜,以方便其下入。另外,被扶正的回接装置,其侧壁不会与井壁相接触,从而防止了回接装置被磨损,进而保证了使用这种回接装置能有效进行尾管补救固井。扶正器尤其防止了回接主体被井壁磨损,从而能为回接主体与回接筒之间的有效连接提供保障。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提拉管的第二端与回接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提拉接头,提拉接头套接在提拉管的第二端与回接主体之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提拉管与回接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提拉接头。通过这种与提拉接头相互套接的结构,能够实现提拉管与回接主体的稳定连接,从而在提拉管受到上提作用时,能一并上提回接主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回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回接本体内并向下游延伸至回接本体之外的中心管,其中,在将回接本体插入到回接筒内时,中心管能延伸进入到回接筒下游的尾管内,水泥浆能经中心管流入至尾管内。在对尾管进行固井时,中心管能伸入到尾管内,从而能将水泥浆直接注入到尾管内,进而能更加方便地对尾管进行固井。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将回接本体插入到回接筒内时,所述中心管延伸至尾管的出流口处,水泥浆能经中心管流入到尾管内,并能经出流口流入到尾管与井壁之间。这种结构使得水泥浆能够更加方便地经出流口处流出到尾管与井壁之间的环空内。在水泥浆凝固后,可实现尾管的补救固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21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