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尿素-硝铵液体喷滴灌作物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1841.0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7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平;周丽;解学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尿素 液体 滴灌 作物 专用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体喷滴灌作物专用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生产一种UAN(尿素-硝铵)液体喷滴灌作物专用肥。
背景技术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在我国面临干旱、缺水、缺地问题的形势下,滴灌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成为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关键,既解决高效利用水的问题,还解决高效利用肥料的问题,农业部将“水肥一体化”称为“农业一号技术”,为此加快水肥一体化与现代农业对接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80%的田地使用大水漫灌,除了新疆一些干旱地区,灌溉设施普及外,我国大部分灌溉设施利用率还很低,目前水肥一体化推广应用面积仅1%,占灌溉面积的2.87%。现阶段随着土地流转和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原来以分散式、小规模的种植方式为主,转变为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种植方式,大量合作社、农场主、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涌现,国土部也指出,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意味着全国半数以上的耕地将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注重肥料的品质,更注重建设设施农业、高附加值作物的种植,与过去的农户不同,他们对农资价格并不敏感,考虑更多的是投入产出比。比如,传统施肥方式中每亩基肥40公斤、追肥20公斤的复合肥用量,就需要增加3-5个雇工,现在每天雇工从30元左右增加到现在120元。传统施肥方式不仅不便利,还增加成本。
现在的农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蔬菜、果树、花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在增加,对肥料等产品和技术的需求也在增加,为水肥一体化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
目前,土地变革和城镇化形成的商机被史丹利公司捕捉,公司自2010年以开展新型环保高效的肥料研发,UAN(尿素-硝铵)液体喷滴灌作物专用肥是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走在行业前头,旨在加快水肥一体化与现代农业对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尿素-硝铵(UAN)液体喷滴灌作物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尿素-硝铵液体喷滴灌作物专用肥重量份如下:
尿素-硝酸铵溶液400-700份,磷酸一铵70-200份,碳酸钾100-150份,柠檬酸螯合铜1-10份,EDTA螯合锌1-10份,硼砂1-10份,黄腐酸钾1-10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10份,水50-250份。
上述原料均为市售,其中:
尿素-硝铵溶液含氮≥28%,含水27%;
磷酸一铵含氮≥12%,五氧化二磷≥61%;
碳酸钾含氧化钾≥46%;
柠檬酸螯合铜含铜≥13%;
EDTA螯合锌含锌≥15%;
硼砂含硼≥10%;
黄腐酸钾含钾≥11.7%,含有机质≥50%;
羧甲基纤维素钠(平均聚合度1600);
以上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比。
本发明一种尿素-硝铵液体喷滴灌作物专用肥,进一步优选原料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尿素-硝酸铵溶液450-550份,磷酸一铵130-170份,碳酸钾100-150份,柠檬酸螯合铜1-5份,EDTA螯合锌1-5份,硼砂1-5份,黄腐酸钾40-6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5份,水100-180份。
本发明最优选原料组分如下,均为重量份:
尿素-硝酸铵溶液485份,磷酸一铵170份,碳酸钾130份,柠檬酸螯合铜4份,EDTA螯合锌4份,硼砂3份,黄腐酸钾5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4份,水150份。
本发明尿素-硝铵液体喷滴灌作物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尿素溶液与硝铵溶液经各自精制器处理后,通过尿液泵与硝铵溶液输送泵按比例需求输送到混合反应器得到尿素-硝铵溶液;
(2)将尿素-硝酸铵溶液与水混合通过提升机送至混合槽中;
(3)将磷酸一铵、碳酸钾、柠檬酸螯合铜、EDTA螯合锌、黄腐酸钾、羧甲基纤维素钠送至热混料仓,称重后加入硼砂进入混合槽与尿素-硝铵溶液进行混合即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18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