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构协议互通方法及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1324.3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0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庄圣恩;黄基松;刘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议 互通 方法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构协议互通方法及控制器。
背景技术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是将无处不在的终端通过无线和/或有线的通讯网 络实现互联互通所形成的网络。ALLJoyn是一种通用的开源软件框架,两个运 行了该ALLJoyn框架的终端不需要依赖于特定的操作系统和特定的网络协议即 可交互ALLJoyn框架中定义的控制指令实现互操作。受限的应用协议 (ConstrainedApplicationProtocol,CoAP)是一种非常小巧的应用层协议,最小的 CoAP数据包仅为4字节,交互开销非低,因此很多厂商开发了基于CoAP协议 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两个运行该物联网操作系统的终端基于CoAP协议来交互 该物联网操作系统自定义的控制指令也可以实现互操作。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物联网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该场景中包括用来执 行控制的第一终端111(如手机、智能手表等设备)、用来被控制的第二终端112 (如空调、电视机等家电)以及用来对至少一个第二终端112进行管理的控制 器113;第一终端111和第二终端112均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控制器113 建立通信连接,第一终端111对第二终端112进行控制的流程如下:第一终端 111向控制器113发送控制指令,该控制器113再向第二终端112转发该控制指 令,第二终端112接收到该控制指令后根据该控制指令执行相关操作;执行该 流程的前提是,第一终端111、第二终端112和控制器113均运行了ALLJoyn 框架,或者均运行了相同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均可基于CoAP协议来接收或者 发送该物联网操作系统中的控制指令)。
现有技术缺陷在于,用于执行控制的第一终端和用于被控制的第二终端这 两种终端中,如果一种终端运行AllJoyn框架,另一种终端运行基于CoAP协议 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则该第一终端无法对该第二终端执行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异构协议互通方法及控制器,能够实现运行基于 CoAP协议的物联网操作系统的终端与运行ALLJoyn框架的终端之间的控制。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构协议互通方法,该方法包括:
控制器通过CoAP协议接收运行物联网操作系统的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 CoAP消息,并解析所述第一CoAP消息以获得所述第一CoAP消息包含的目的 地址和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在所述物联网操作系统中用于指示执 行预设操作;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目的地址指示的第二终端发送ALLJoyn框架中 的第二控制指令,以使运行所述ALLJoyn框架的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控 制指令执行所述预设操作;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在所述ALLJoyn框架中用于指示 执行所述预设操作,所述控制器运行了所述ALLJoyn框架和所述物联网操作系 统。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为基于CoAP协议的物联网操作系统, 该操作系统定义了控制指令(包括该第一控制指令),并且需要基于CoAP协议 来发送(或接收)该控制指令;本发明中的ALLJoyn框架定义了控制指令(包 括该第二控制指令)和通信协议,能够基于该通信协议发送(或接收)该控制 指令。
进一步地,控制器解析出第一控制指令后,根据该第一控制指令得到第二 控制指令的方式可以为:根据上述物联网操作系统中定义的控制指令与操作的 对应关系,查找出该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预设操作,然后根据预先定义的指令 生成规则,生成应用于该ALLJoyn框架,且与该预设操作对应的第二控制指令。
通过执行上述步骤,控制器根据运行物联网操作系统的第一终端发送的该 物联网操作系统中的第一控制指令,向运行ALLJoyn框架的第二终端发送该 ALLJoyn框架中的第二控制指令,该第二控制指令与该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 执行相同的操作,实现了第一终端对第二终端的控制。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器通过 CoAP协议接收运行物联网操作系统的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CoAP消息,分析出 所述第一CoAP消息包含的目的地址和第一控制指令之后,所述控制器向所述 目的地址指示的第二终端发送ALLJoyn框架中的第二控制指令之前,所述方法 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13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