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宜较寒冷地区保护地猕猴桃的设施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1062.0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4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齐秀娟;方金豹;徐善坤;陈锦永;林苗苗;顾红;孙雷明;钟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 |
地址: |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宜 寒冷 地区 保护 猕猴桃 设施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果树栽培领域,提供了一种适宜较寒冷地区保护地猕猴桃的设施栽培方法,包括:对猕猴桃果树采用定植槽限根栽培;在所述定植槽内施用袋装猕猴桃专用复控缓施肥;对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以及在果实成熟前10‑20天,停止灌水并塑料薄膜覆盖在所述定植槽表面。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设施栽培方法,为北方较寒冷地区猕猴桃种栽培植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新技术,丰富了北方果树栽培树种,补充了水果的市场需求。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适宜较寒冷地区保护地猕猴桃的设施栽培方法还能够极大的提高大棚利用率,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增加果实风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树栽培领域,更加具体地,涉及了一种适宜较寒冷地区保护地猕猴桃的设施栽培方法,主要指常规商业栽培的中华猕猴桃(A.chinensis)和美味猕猴桃(A.diliciosa)的设施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向读者介绍可能与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有关的本领域的各个方面的技术,相信本部分有助于向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因此,应当理解,应该从这个角度来进行解读,而不是将其视为是对现有技术的承认。
在设施果树栽培中,棚内弱光将导致喜光作物光合生产能力下降,进而影响水果的品质。对于猕猴桃这样的喜光又不耐光的果树来说,适当的遮荫条件恰好适宜猕猴桃的正常生长。因此,在较寒冷地区开展猕猴桃保护地栽培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日本是全世界首先提出猕猴桃设施栽培技术的国家,设施栽培主要是为了阻隔雨水而搭设的防雨棚,使果树不直接接触雨水,从而可有效降低园内湿度,抑制病害繁殖。韩国济州岛设施猕猴桃栽培较为成功,其设施栽培主要目的是防风。
祝兴才等在《大棚猕猴桃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一文中提出了大棚猕猴桃栽培技术和黄涛在《大棚栽培条件下红阳猕猴桃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研究》一文中对四川地区猕猴桃大棚栽培进行了报道,以及施春晖等在《‘红阳’猕猴桃设施栽培与露地栽培比较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在上海早期促成栽培的‘红阳’猕猴桃,它们均是以早期保温为目的的促成栽培生产技术。这些技术中,还鲜有涉及到北方寒冷气候条件下猕猴桃果品种植的技术方法,同时它们均未公开如何提高大棚利用率以及改善猕猴桃的口感的猕猴桃果品种植的技术方法。杨义伶等在《猕猴桃不同品种需冷量的研究》中,利用0~7.2℃有效低温量评价模式测定了猕猴桃不同品种需冷量,为北方较寒冷地区猕猴桃保护地栽培技术实现提供了可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适宜较寒冷地区保护地猕猴桃的设施栽培方法,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猕猴桃的设施栽培方法,实现了将适合中国的中、南部地区(即,较为温暖的地区)栽培种植的猕猴桃树种引种到中国北方等较为寒冷的地区,为北方较寒冷地区猕猴桃种栽培植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新技术,丰富了北方果树栽培树种,补充了水果的市场需求。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适宜较寒冷地区保护地猕猴桃的设施栽培方法还极大的提高了大棚利用率并改善猕猴桃的口感。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适宜较寒冷地区保护地猕猴桃的设施栽培方法,包括:
对猕猴桃果树采用定植槽限根栽培;
在所述定植槽内施用袋装猕猴桃专用复控缓施肥;
对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以及
在果实成熟前10-20天,停止灌水并塑料薄膜覆盖在所述定植槽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设施为无立柱钢架塑料大棚,其南北跨度为6-8m,其北墙高度为2-2.2m。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定植槽宽度为0.9-1.1m,深度为0.8-1m,并且所述定植槽两侧铺设塑料薄膜,所述定植槽底部铺设0.2-0.3m的玉米秆、麦草和/或锯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10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滨木槿容器育苗技术
- 下一篇:一种生态养鸭育稻共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