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8-羟基喹啉的有机配体、有机框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00869.2 | 申请日: | 2016-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3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 发明(设计)人: | 董育斌;刘毅;尉永良;马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401/14 | 分类号: | C07D401/14;C07F3/06;C07F15/06;C07F1/08;B01J20/22;B01D53/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羟基 喹啉 有机 框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8‑羟基喹啉的有机配体、有机框架及其制备方法,基于8‑羟基喹啉的有机配体L,其化学结构式为:将上述有机配体L和二价金属盐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的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值使溶液为弱酸性后,将溶液在120℃下72‑76小时,然后经48‑50小时降至20‑35℃后,制得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本发明以8‑羟基喹啉有机配体作为合成基底,制备得到两例不同的金属有机框架结构,金属有机框架具有大的孔穴结构,稳定性好,该金属有机框架具有一个较大孔穴,在储气、小分子吸附有较好的性能,可以吸附在室温下吸附CO2、CH4等气体小分子。室温下Zn‑MOF对CO2最大吸附量达到76.1cm3/g,CH4最大吸附量达到7.1cm3/g,Co‑MOF对CO2最大吸附量达到64.9cm3/g,CH4最大吸附量达到13.2cm3/g。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有机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8-羟基喹啉的有机配体、有机框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有机框架结构(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是通过金属离子或者金属簇与有机配体之间相互作用,组装形成多孔的材料,与传统的有孔材料相比,MOF具有多孔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框架内孔体积,在储气、载药、化学传感、催化以及富集分离检测等领域得到很多的研究及应用。
目前随着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增加,温室效应日益严重,如何减少空气中CO2的含量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由于MOFs材料具有可调节的孔径,CO2相比其他气体具有更小的动力学直径(0.33nm),因此设计具有合适孔径的MOFs材料用于CO2特异性吸附分离是减少温室气体的一种途径,但这在实际的设计和合成过程中仍有很多的困难。在多数情况下,MOFs材料的孔径比吸附的气体大,但由于动力筛分效应仍然可以特异性吸附CO2,如Mn(HCO3)2的孔笼直径大小为0.55nm,孔窗大小为0.45nm,实验证实其在78K时对N2和Ar几乎没有吸附作用,在195K时特异性吸附CO2。其对CO2的选择性吸附主要是由于材料比较小的孔窗限制了N2和Ar进入材料的孔道,而CO2则可以进入。而目前MOF材料在室温下对气体小分子的吸附能力普遍较差。如2003年Yaghi小组首次报道了介孔MOFs材料在氢气存储方面的应用,在78K条件下吸附氢气4.5%,在室温2MPa气压下吸附氢气1%。所以,现有的有机金属框架材料在低温高压下对气体的吸附作用较好,这样就限制了有机金属框架在气体吸附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弊端,提供一种基于8-羟基喹啉的有机配体、有机框架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8-羟基喹啉的有机配体L,其化学结构式为:
一种基于二价金属的金属有机框架,由上述有机配体L和二价金属盐制备而来。
上述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上述有机配体L和二价金属盐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的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值使溶液为弱酸性后,将溶液在115-125℃下恒温72-76小时,然后经48-50小时降至20-35℃后,制得所述金属有机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08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排输送台
- 下一篇:基于平台移动货物的手拉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