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9956.0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9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安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2B7/09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段迎春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轭环 磁石 磁轭 伸入 透镜驱动装置 电磁耦合 透镜载体 簧片 磁极 垂直凸起 复合磁场 镜头载体 均匀一致 数量相等 耦合平面 磁耦合 配合孔 无接触 耦合面 垫片 气场 气隙 嵌合 对称 安置 保证 | ||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磁轭环(1)、垫片(2)、第一簧片(3)、透镜载体(4)、磁石(5)、第二簧片(6)、第二磁轭环(7);
其中,所述第二磁轭环(7)具有第二磁轭环底壁(71),该第二磁轭环底壁(71)与所述第一磁轭环(1)的第一磁轭环底壁(11)平行,在所述第二磁轭环底壁(71)的居中部位开设有与透镜载体(4)配合的透镜载体配合孔(712)并与磁轭环腔(13)相通,在所述透镜载体配合孔(712)边缘且位置与透镜载体(4)的电磁耦合伸入槽(422)对应的数量相等的对称地设有第二磁轭环磁轭瓣(711),该第二磁轭环磁轭瓣(711)朝向所述磁轭环腔(13)垂直凸起形成磁耦合轭瓣且呈矩形,该第二磁轭环磁轭瓣(711)无接触地伸入到电磁耦合伸入槽(422)且其耦合平面朝向磁石(5)的磁极耦合面(54);所述第一磁轭环(1)和所述第二磁轭环(7)嵌合安置与所述磁石(5)在对应线圈(421)相应位置上构成复合磁场;
所述垫片(2)中安置第一簧片(3)的第一簧片瓣框架(311)和第二簧片瓣框架(321)的垫片第二平面(24)与安置第一簧片瓣载体支撑翼(313)和第二簧片瓣载体支撑翼(323)的透镜载体(4)的第一支撑平台(43)的平面错开且以第一磁轭环底壁(11)内侧面为基准的距离所述垫片第二平面(24)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43)的平面的距离,构成第一簧片(3)给予透镜载体(4)背向第一磁轭环底壁(11)的初始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簧片载体支撑环(63)的平行且朝向前述第一磁轭环底壁(11)的平面与透镜载体(4)的第二支撑平台(44)的平面贴触,叠加在磁石第一平面(52)的第二簧片第一平面(612)与安置在第二支撑平台(44)的所述第二簧片载体支撑环(63)平面构成以第一磁轭环底壁(11)为基准距离所述透镜载体(4)的第二支撑平台(44)的距离大于磁石第一平面(52)的距离,构成第二簧片(6)初始对透镜载体(4)施加朝向第一磁轭环底壁(11)的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簧片(3)对透镜载体(4)初始施加背向第一磁轭环底壁(11)的力,而第二簧片(6)对透镜载体(4)初始施加朝向第一磁轭环底壁(11)的力,第一簧片(3)和第二簧片(6)分别初始施加在透镜载体(4)上的力的方向是互为相反的,且在透镜载体(4)在移动时保持第一簧片(3)和第二簧片(6)的作用力互为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磁轭环(1),外廓为四边柱体,该第一磁轭环(1)构成有第一磁轭环底壁(11)和磁轭环腔侧壁(12)以及第一磁轭环底壁(11)和磁轭环腔侧壁(12)构成的内侧空间磁轭环腔(13),在第一磁轭环底壁(11)的中央部位开设有与磁轭环腔(13)相通的圆形的透镜载体配合孔(111);所述磁轭环腔(13)为四边柱体空间,在所述透镜载体配合孔(111)的边缘朝向磁轭环腔(13)垂直凸起第一磁轭环防尘环(112),第一磁轭环底壁(11)和磁轭环腔侧壁(12)、第一磁轭环防尘环(112)构成集尘凹槽(14);在所述透镜载体(4)的第一支撑平台(43)上在带螺牙的镜筒(41)边缘还设置有第一平台防尘箍(432),该第一平台防尘箍(432)朝向第一磁轭环底壁(11)突起,与所述第一磁轭环防尘环(112)相配合形成防尘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镜载体(4)的第一支撑平台(43)上还对称布置第一平台限位凸台(434),该第一平台限位凸台(434)朝向前述第一磁轭环底壁(11)突起,且突出高度超过所述第一平台防尘箍(432)的突出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簧片(3)的邻近第一线圈焊盘(3132)位置设置有方便线圈(421)一电极引线焊接固定的第一线圈焊盘引线卡槽(3133)和邻近第二线圈焊盘(3232)位置设置有方便线圈(421)另一电极引线焊接固定的第二线圈焊盘引线卡槽(32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安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安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995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