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的定量走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9448.2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1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龚小兵;郭胜均;梁爱春;李德文;赵政;惠立峰;赵中太;吴付祥;巫亮;李定富;刘奎;刘涛;蒋云国;郭振新;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40003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 大气 颗粒 监测 定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气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讲,特别涉及一种β射线法大 气颗粒物监测仪的定量走纸装置。
背景技术
大气颗粒物是分散在大气中固态或液态颗粒状物质的总称。大气颗粒物粒 径的大小不同,被吸入并沉积在呼吸系统的部位不同,对机体的危害也有差异。 大于5μm的多滞留在上部气道,小于5μm的多滞留在细支气管和肺泡。随着 人们越来越关注大气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大气颗粒物的监测技术也越来越进 步。
现有的大气颗粒物监测手段主要有:β射线吸收法,微量振荡天平法和光 散射法。其中,β射线吸收法主要是将大气中的颗粒物附着在滤纸上,再测量 β射线经过该滤纸后的损耗,从而计算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其具体测量过程是: 将指定的空白滤纸放在β源与探测器之间的P1点测量通过空白滤纸的β射线的 强度值并保存,然后将该区域的滤纸移到另一指定的P2点进行抽气采样并在滤 纸上留下尘斑,采样后将含有尘斑的滤纸移回到β源与探测器之间的P1点,再 测量其β射线的强度值并保存,最后通过计算得到与大气颗粒物浓度有关的数 据,从而完成一次测量;进行下一次测量前,滤纸则需要走纸一定距离。
目前,一次测量结束后滤纸的走纸主要通过收带轮转动实现,为了使滤纸 的走纸更加精确,申请号为“201010520126.3”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β射 线法PM10在线监测仪走纸装置”,主要采用爪极电机的转动角度控制滤纸的走 纸量,但是这种走纸装置的定量仍然不够精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更加精准的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 监测仪的定量走纸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的定量走纸装置, 包括支撑结构,在所述支撑结构上安装有左右并排布置的放带轮和收带轮,在 所述收带轮上连接有步进电机,在所述支撑结构上还安装有转轴和压轮,所述 转轴和压轮的中心线均与放带轮的中心线平行,在所述转轴上安装有编码器, 所述压轮向下压紧转轴。
本发明通过在收带轮上连接步进电机,在支撑结构上设置与放带轮平行的 转轴和压轮,并在转轴上安装编码器,并使压轮向下压紧转轴,实际使用过程 中滤纸从转轴与压轮之间穿过,当收带轮转动拉动滤纸走纸时,由于压轮的压 紧,转轴转动,转轴上的编码器精确地监控滤纸的走纸量,并实时地控制收带 轮的转动量,使滤纸的走纸定量更加精准。
所述支撑结构由竖向的安装板构成,所述放带轮、收带轮、转轴和压轮均 位于安装板的前侧,所述步进电机和编码器均位于安装板的后侧。支撑结构的 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在所述安装板上开有矩形的让位缺口,所述让位缺口位于放带轮与收带轮 之间位置的上方。让位缺口的设置便于给滤纸的压紧装置和检测装置让位。
在所述放带轮和收带轮的上方均设置有左右两个导向轮,所述转轴位于放 带轮上方的导向轮的上方。导向轮的设置使滤纸的布置和张紧都更加合理。
所述压轮通过安装轴、连接块、销轴和扭簧安装在支撑结构上,所述销轴 与转轴平行布置,在销轴上套装有扭簧和连接块,在所述连接块靠近转轴的一 端穿设有与转轴平行的安装轴,在所述安装轴上套装有压轮,在扭簧的作用下, 所述压轮向下压紧转轴。这样不仅压轮的安装结构简单,而且扭簧的设置确保 了压轮将滤纸压紧在转轴上,从而确保滤纸的走纸量准确地被编码器监测到。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收带轮上连接步进电机,在支撑结构上设置与放 带轮平行的转轴和压轮,并在转轴上安装编码器,并使压轮向下压紧转轴,从 而提供了一种走纸量更加精准的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的定量走纸装置, 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生产容易和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旋转图。
图中标记如下:收带轮1、安装板2、放带轮3、导向轮4、销轴5、连接块 6、压轮7、转轴8、步进电机9、扭簧10、安装轴11和编码器1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94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