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线强度较高的高压电力接续金具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8778.X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0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小青 |
主分类号: | H01R4/24 | 分类号: | H01R4/24;H01R4/28;H01R4/38;H02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高压 电力 接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金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线强度较高的高压电力接续金具。
背景技术
在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中,当电缆需做分支或接续时,需要用金具将两根绝缘导线 连接在一起。金具具有安装简便,低成本,安全可靠免维护的特点。无需截断主电缆、 无需剥去电缆的绝缘层即可做电缆分支,接头完全绝缘,可带电作业,可以在电缆任意 位置作现场分支;不需使用终端箱、分线箱;且接头耐扭曲,防震、防水、防腐蚀老化; 使用绝缘金具做电缆分支,综合效益明显,性价比优于以往的传统连接方式。
传统的金具主要由增强壳体、穿刺刀片、防水硅脂、高强度螺栓和螺母组成,其螺 母优选力矩螺母,其结构较为成熟,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金具也存在不足 之处,夹线的压力依靠普通螺栓组件的压力,其牢固性较差,容易松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新结构、安装牢度稳定可靠的夹线强度较高的高压电力 接续金具。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线强度较高的高压电力接续金具,包括一个 基管、一个芯管、一个压接件和一套压爪组件;基管的内周壁设有多个夹线凸台;芯管 位于基管管腔中;芯管的管壁上设有一组导向孔,该组导向孔包括多个径向限位滑孔; 芯管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区;压爪组件包括多个压爪;各压爪包括压板部、从压板部凸 出形成的导向滑块部和设置在导向滑块部上的驱动面;各导向滑块部插入芯管上相应一 个径向限位滑孔中,各驱动面伸入至芯管的管腔中,各压板部位于基管内壁和芯管外壁 之间;各压爪的压板部和相应一个夹线凸台夹合形成一个用于夹紧电力线缆的夹线孔; 压接件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外周壁上的外螺纹区和设置在柱状本体内侧端上的压接凸 台,压接件的外螺纹区和芯管的内螺纹区适配;各压爪的驱动面和压接凸台的外周壁适 配;各径向限位滑孔的截面形状是工字形;各导向滑块部的截面形状是和径向限位滑孔 适配的工字形;各夹线凸台的内壁设有弧形槽;各压爪压板部的外壁上设有弧形夹槽; 各弧形夹槽和弧形槽中设有多个穿刺;各弧形夹槽和弧形槽中设有多个安装卡槽,各安 装卡槽中嵌装有一个穿刺刀片;各穿刺片包括安装部和刺刃部,安装部嵌装在安装卡槽 中,刺刃部则露出安装卡槽形成穿刺;压接件沿预设方向转动时,带动压接凸台一边转 动一边向着芯管管腔中行进,压接凸台通过推压各驱动面推动各压爪,使得各压板部沿 芯管径向向外移动,从而夹紧位于各夹线孔中的电力线缆。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压接件和基管以螺纹方式连接,并通过锥形压接面压 接各压爪使其夹紧电力线缆,其操作较为省力,且具有较好的防松动效果;(2)通过把 线缆夹紧设置在芯管中心处,使得整体的重心分布较为合理,当用于高空架空电力线路 上时,有利于减轻振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结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金具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金具的一种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金具的一种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金具的一种爆炸图;
图6为图1所示金具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爆炸图;
图7为图1所示金具移除基管和压接件后的一种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种结构的一种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种结构的一种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金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一种夹线强度较高的高压电力接续金具,见图1至图7所示,包括一个 基管1、一个芯管2、一个压接件3和一套压爪组件8。
基管的内周壁设有多个夹线凸台11,各夹线凸台的内壁设有弧形槽111,各夹线凸 台及弧形槽均沿基管轴向延伸。基管的内周壁沿基管轴向还设有多个定位滑槽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小青,未经胡小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87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