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泵送特超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8328.0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5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罗作球;王宁;袁启涛;孟刚;张凯峰;陈全滨;唐玉超;李微;丁路静;姚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商品混凝土西安有限公司;中建商品混凝土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4/48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116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泵送特超 高强 纤维 混凝土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超高泵送特超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河砂和玄武岩颗粒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水泥、矿物掺合料、80%的拌合水混合搅拌均 匀;所述水泥的重量为骨料重量的34.35%-45.31%,所述矿物掺合料的重量为骨料重 量的32.81%-41.98%,所述80%的拌合水的重量为骨料重量的9.09%-9.38%;所述骨 料重量为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重量;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与剩余的拌合水以及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拌合均匀, 所述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重量为骨料重量的1.53%-1.67%;
步骤4:在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钢纤维拌合均匀,得到超高泵送特超高强 钢纤维混凝土;所述钢纤维的重量为骨料重量的6.11%-10.9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高泵送特超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2中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水泥、矿物掺合料、80%的拌合水混合搅拌 均匀,所述水泥的重量为骨料重量的34.35%,所述矿物掺合料的重量为骨料重量 的41.98%,所述80%的拌合水的重量为骨料重量的9.16%;步骤3中所述聚羧酸 高效减水剂的重量为骨料重量的1.53%;步骤4中所述钢纤维的重量为骨料重量 的6.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高泵送特超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2中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水泥、矿物掺合料、80%的拌合水混合搅拌 均匀,所述水泥的重量为骨料重量的37.88%,所述矿物掺合料的重量为骨料重量 的37.88%,所述80%的拌合水的重量为骨料重量的9.09%;步骤3中所述聚羧酸 高效减水剂的重量为骨料重量的1.67%;步骤4中所述钢纤维的重量为骨料重量 的9.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高泵送特超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2中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水泥、矿物掺合料、80%的拌合水混合搅拌 均匀,所述水泥的重量为骨料重量的45.31%,所述矿物掺合料的重量为骨料重量 的32.81%,所述80%的拌合水的重量为骨料重量的9.38%;步骤3中所述聚羧酸 高效减水剂的重量为骨料重量的1.64%;步骤4中所述钢纤维的重量为骨料重量 的10.94%。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一种超高泵送特超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矿物掺合料为微珠、矿粉和硅灰混合物;所述微珠比表面积至少 为2400m2/kg,28d活性指数至少111%,需水量比不超过93%;矿粉比表面积至 少为436m2/kg,28d活性指数至少101%;硅灰比表面积至少为15300m2/kg,28d 活性指数至少为92%,需水量比不超过116%。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一种超高泵送特超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至少为400m2/kg,28d抗压强度不低 于60.1MPa。
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一种超高泵送特超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河砂颗粒粒径不大于4.75mm,细度模数2.5~2.7,含泥量不超过0.9%, 泥块含量不超过0.2%。
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一种超高泵送特超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玄武岩颗粒为5-16mm连续级配,压碎指标不超过5%,含泥量0%, 泥块含量0%,无针片状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一种超高泵送特超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钢纤维长度12~15mm,直径0.2-0.3mm,长径比40~60,抗拉强度≥ 2000MPa。
1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一种超高泵送特超高强钢纤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固含量不小于28%,减水率不小于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商品混凝土西安有限公司;中建商品混凝土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商品混凝土西安有限公司;中建商品混凝土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83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环保聚合物防水砂浆
- 下一篇:一种高温熔渣复合微粉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