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省沽油硬枝扦插苗的培育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98060.0 申请日: 2016-02-23
公开(公告)号: CN105660295A 公开(公告)日: 2016-06-15
发明(设计)人: 徐华龙 申请(专利权)人: 徐华龙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
代理公司: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代理人: 郭俊玲
地址: 242100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省沽油硬枝 扦插 培育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一种省沽油硬枝扦插苗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省沽油(Staphyleacolchica)为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别名水条,地方俗称珍珠花,是我国稀有的木本油料,具有果实含油率高、油脂品质好、丰产、速生、适应性强等优点,是极具潜力的能源植物。省沽油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早就被人们所认识,嫩叶、嫩稍和花蕾中粗脂肪、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质量分数很高,可作为天然食品资源开发。省沽油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北气候兼有的二高山区,生于山坡路边或溪谷两旁灌丛中,具有耐寒、喜湿润、适应日照等特性。

省沽油有上述多种用途,其种植的经济效益极高,但是因省沽油历年来没有一套系统苗木培育方法,而现有的传统育苗方法技术单一,育苗发芽率低,苗木长势参差不齐、质量难以保证,栽植的成活率低,这样种植的省沽油生产周期长,不易管理,植株的长势差异较大,大大降低了省沽油的经济效益,主要还是跟扦插苗繁育的设施和基质、插条选用、制备和扦插、苗期管理、栽植技术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息息相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省沽油硬枝扦插苗的培育方法,该方法是对省沽油进行的除播种育苗和嫩枝扦插育苗外的又一育苗新技术,即硬枝扦插育苗方法,采用硬枝扦插技术,通过对促进插穗生根和插穗端部进行处理操作培育的苗木,提高了扦插苗的品质和抗性,而且扦插育苗的幼苗进行栽植能够大大缩短省沽油的种植周期,同时,采用硬枝扦插育苗技术,有利保证母本的优良性状,便于就地取材、就地育苗和就地栽植,栽植后充分彰显其丰产、速生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另外,通过扦插育苗的科学化管理培育优质壮苗,使得扦插的幼苗长势整齐,降低苗木发病率,又能提高苗木的经济价值和苗木栽植的成活率,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省沽油硬枝扦插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扦插育苗基础设施

a、扦插育苗设施:采用全光自动喷雾育苗装置,使用优质水源,PH值中性或微酸性;

b、插床建立:建立长方形插床,底层铺厚20cm的碎砖块,上铺10cm厚的过滤水层,;

(2)扦插基质

a、基质覆盖层:在滤水层上铺15cm厚的疏松、湿润、肥沃、pH6.5~7.5的壤土;

b、基质处理:扦插前1d,启动喷雾设备,先用水将插壤淋浇透,再用0.3%的高锰酸钾喷淋床面;

(3)插条选用与插穗制备

a、插条采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省沽油优良单株1年生萌条,或树冠中下部外围1年生达到完全木质化枝条作为穗条;

b、插穗制备:带2对~3对芽、长10cm~15cm为1段插穗,上切口平剪,距第1个芽约1cm,下切口在节下方0.5cm处剪斜口;

c、插穗处理:扦插前将插条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0min,清水冲洗后,插条基部在100mg/kg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2h;

(4)扦插

a、扦插时间:秋季落叶至春季萌芽前进行扦插,插前圃地灌足底水;

b、扦插育苗:按株行距5cm×10cm将插条直插于土中,插穗与插床垂直,露出地面1~2个芽,下端插入深度为插条长的2/3,盖土压实,插后喷透水并及时覆盖塑料小拱棚,以保持湿度及温度;

(5)插后管理

a、生根期管理:棚内适宜温度为20℃~25℃,高于35℃时应采取喷水、遮荫或通风进行降温;棚内相对湿度不低于80%;

b、成活期管理:插条成活后,及时选留1条新梢培养成主干,除掉基部多余的萌生枝;

c、追肥:插穗生根后至9月中旬,每隔5d~7d喷施0.2%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的混合营养液进行根外追肥;

d、生长期管理:在生长期,要及时清除枯死插穗及杂草,7d~10d在插穗上喷施一次800倍~1000倍多菌灵,以防感染;

e、炼苗:插穗生根后,开始逐步采取通风、透光,控水及控肥措施进行炼苗;

(6)病虫害防治:包括苗木白绢病、苗木茎腐病、地老虎、尺蛾以及蚜虫类的防治;

(7)苗木出圃

a、起苗时期:10月下旬苗木落叶后至冬季土壤封冻前或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至2月中旬省沽油芽萌动前均为起苗时间;

b、苗木分级与检验;

c、苗木标识、包装与运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华龙,未经徐华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80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