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097320.2 | 申请日: | 2016-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7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韩邦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邦森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1/16;A61K35/57;A61K35/41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826***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胆囊结石 药物 制备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胆囊结石主要见于成人,女性多于男性,40岁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石为 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胆色素结石。大多数胆囊结石病人无症 状,仅在体检、手术和尸解时发现,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少数病人的胆囊结石的典型症状 为胆绞痛,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胆绞痛
病人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由于胆囊收缩或结石移位 加上迷走神经兴奋,结石嵌顿在胆囊壶腹部或颈部,胆囊排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 强力收缩而引起绞痛。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 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可伴恶心、呕吐。部分病人因痛剧而不能准确说出疼痛部位。首次 胆绞痛出现后,约70%的病人一年内会复发。
2.上腹隐痛
多数病人仅在进食过量、吃高脂食物、工作紧张或休息不好时感到上腹部或右上 腹隐痛,或者有饱胀不适、嗳气、呃逆等,易被误诊为“胃病”。
3.胆囊积液
胆囊结石长期嵌顿或阻塞胆囊管但未合并感染时,胆囊黏膜吸收胆汁中的胆色 素。分泌黏液性物质,形成胆囊积液。积液呈透明无色,又称为白胆汁。
4.其他
(1)很少引起黄疸,较轻;
(2)小结石可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内成为胆总管结石;
(3)胆总管的结石通过Oddi括约肌嵌顿于壶腹部导致胰腺炎,称为胆源性胰腺炎;
手术取石有很高的残石率,结石一般取不尽,同时还带来创伤,损伤大,危险系数 高,些药物治疗治标不治本,常用有依赖性和副作用,因此研究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胆 囊结石的药物非常有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 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活血行气、舒肝利胆之功 效,使用方便,吸收效果好,无不良及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经临床验证,对治疗胆囊结石有 极好的缓解及治疗效果,适于胆囊结石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药物,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黄荆子、鹅内金、玉米须、胆木、牛胆、海金沙和薜荔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 ~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 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 滤,得滤液,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2)将水杨柳、金钱草、獐牙菜、菊苣、荠菜和佩兰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过 滤,得滤液,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3)将草果去除杂质,置锅内文火炒至外壳焦黄色并微鼓起,取出稍凉,碾去壳,过 筛取仁,后加姜汁与水少许,拌匀,置于锅内微炒,取出放凉,研末,得到过100目的细粉,备 用;
(4)将丹参和川芎去除杂质,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 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5)将上述步骤(1)、步骤(2)、步骤(4)所制得的稠膏与步骤(3)所制得的细粉混合 后制成片剂,即得所述的治疗胆囊结石的药物。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黄荆子:味辛、苦,性温;归肺、胃、肝经。祛风解表,止咳平喘,理气消食,止痛。用于 伤风感冒,咳嗽哮喘,胃痛吞酸,消化不良,食积泻痢,胆囊炎,胆结石,疝气。《四川中药志》 载:“养肝除风,行气止痛。治伤寒呃逆,咳喘,食滞,小肠疝气及痔漏生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邦森,未经韩邦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73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