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胺类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制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95155.7 申请日: 2016-02-22
公开(公告)号: CN105543150B 公开(公告)日: 2020-03-13
发明(设计)人: 孙小春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富阳高博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1/14;C02F3/34;C12R1/07;C12R1/40;C12R1/72;C12R1/01;C12R1/885;C12R1/145;C02F101/3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1411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苯胺 污染 水体 生物 修复 制剂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苯胺类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制剂,它由复合菌剂和辅料组成,所述复合菌剂由恶臭假单胞菌、假丝酵母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溶纸梭菌、亚硝化菌、黄绿木霉、硝化菌制备。本发明各菌种之间合理配伍,共生协调,互不拮抗,投加在废水处理系统中,对苯胺类难降解化合物有良好的降解效果,适于工业污水处理,提高处理水量和处理水质,降低运行费用,促进达标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胺类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制剂。

背景技术

苯胺是芳香胺类最有代表性的物质,是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无色油状液体,广泛应用于国防、印染、塑料、油漆、农药和医药工业等,同时也是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是一种“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物质。由于苯胺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致癌性等特点,被美国EPA列为优先控制的129种污染物,也被列入“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中,在工业排水中要求严格控制。处理苯胺废水的传统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

传统的处理方法:

物理法:(1)吸附法。吸附法是采用吸附材料处理苯胺废水的方法,具有可回收利用苯胺、吸附剂可重复利用等特点。陶红等以天然岩石矿物为原料,经过较简单的工艺过程合成的13X沸石分子筛用于吸附水中苯胺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3X分子筛处理含苯胺废水,不仅吸附效果好,而且再生能力强,为实际处理含苯胺废水提供了可行性依据;(2)萃取法。萃取法是采用与水互不相溶但能溶解污染物的萃取剂,使其与废水充分混合接触后,利用污染物在水中和溶剂中不同的分配比分离和提取污染物的一种废水净化方法。冯旭东等在考察有机溶剂和络合剂P204生物降解性的基础上,对苯胺和间氯苯胺稀溶液进行了溶剂萃取和络合萃取的研究,萃残液的BOD、COD表明,选择合适的萃取剂进行萃取,其萃残液无需进一步稀释就可进行生物处理,论证了萃取置换法治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潜力。

化学法:(1)光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技术只需光、催化剂和空气,处理成本相对较低。柯强等H以钛酸丁酯为原料、以膨润土为载体,用酸性溶胶法合成TiO纳米复合物,并利用该复合物作催化剂,在HO存在下进行光催化降解苯胺溶液。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UV/HO系统中对苯胺溶液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其效果优于纯TiO。(2)超临界水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技术(SCWO)以超临界水为反应介质,空气、氧气或过氧化氢等为氧化剂,通过高温高压下的自由基反应,将苯胺等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氮气以及盐类等无毒的小分子化合物。王景昌等用一套简便实用的超临界水氧化实验装置,对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含苯胺的染料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压力和初始浓度等工艺参数对苯胺降解率的影响。(3)二氧化氯氧化法。二氧化氯是由汉费莱•戴维于1811年发现的一种强氧化剂。于德爽等根据某公司染料废水处理的生产性实验研究,提出了采用二氧化氯氧化去除染料废水中苯胺类物质的方法。结果表明:当污水中苯胺质量浓度≥50mg/L时,容易引起活性污泥中毒:当污水中苯胺质量浓度≤50mg/L时,采用二氧化氯氧化法可以使出水苯胺质量浓度降至<2mg/L,去除率达到95%左右。(4)超声波降解法。超声技术是利用声空化能量加速和控制化学反应提高反应速率的一种新技术,具有去除效率高、反应时间短、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设施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傅敏等以苯胺溶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超声时间、苯胺溶液浓度、pH、氧化剂HO的投加量等因素对其超声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时间越长,苯胺降解率越高;苯胺初始浓度与其降解率基本成线性关系;随着pH的增大.降解率先增高后降低。在pH=7.3附近降解率最高;(5)电化学降解法。电化学降解是通过阳极反应直接降解有机物,或通过阳极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臭氧类的氧化剂降解有机物,这种降解途径使有机物分解更加彻底,不易产生毒害中间产物,更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王玉玲等研究了以SiO2/Ti为阳极降解苯胺的电化学降解特性。

苯胺类化合物污染的水体治理较为困难,国内研究较少,至今为止,绝大多数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加以处理,但这些方法处理费用偏高,技术要求较为严格,在实际应用上难以推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阳高博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阳高博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51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