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线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094999.X | 申请日: | 2016-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7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 发明(设计)人: | 程海珍;刘亚祥;张东盛;区均灌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F04B3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娇;王宝筠 |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压缩机 活塞 交流电压 目标行程 直流电压 上止点 压缩 时长 电器 容积效率 实际行程 最大工况 制冷量 气缸 施加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直线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器,直线压缩机的活塞在气缸中的初始位置距离上止点的距离基于直线压缩机运行在预定工况时活塞的行程确定,直线压缩机运行在预定工况时的时长大于直线压缩机运行在最大工况时的时长;而且,在非预定工况时,通过对直线压缩机施加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控制交流电压的大小以及直流电压的大小和方向,使得活塞达到上止点时活塞的实际行程等于的目标行程,在不增加制冷量的情况下以较小的目标行程提高直线压缩机的容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直线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器。
背景技术
直线压缩机是将提供驱动力的直线电机与压缩机做成一体化的机电产品,由于其比传统的往复式活塞压缩机的效率要高,已成为家电行业研究的热点。
直线压缩机通过控制其活塞在气缸中运动的行程来进行变容,而由于直线压缩机做自由活塞运动,在气体力的作用下,活塞运动的中心位置就会向远离上止点的方向偏移,使得活塞达到目标行程时不能达到上止点,造成直线压缩机的容积效率降低。因此,为了达到较高的容积效率,应尽可能使活塞运动能够达到上止点(Top Dead Center,TDC),也要防止活塞运动超出上止点发生撞缸。基于此,目前在设计活塞的初始安装位置时,通常会按照活塞的最大工况来进行设计,即保证活塞在最大行程时自由运动刚好达到上止点。而在其它工况下,为了提高直线压缩机的容积效率,使活塞能达到上止点,一种解决方案是加大活塞运动的行程。
然而,加大行程会导致制冷量也随之增大,但对于冰箱等家用电器而言,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大的制冷量。因此,如何在不增加制冷量的情况下提高直线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线压缩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器,以在不增加制冷量的情况下提高直线压缩机的容积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线压缩机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器,所述直线压缩机的活塞在气缸中的初始位置距离上止点的距离基于所述直线压缩机运行在预定工况时活塞的目标行程确定,所述直线压缩机运行在所述预定工况时的时长大于所述直线压缩机运行在最大工况时的时长;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直线压缩机运行在所述预定工况时,只对所述直线压缩机施加交流电压,通过控制所施加交流电压的大小,使得所述活塞的实际行程等于所述预定工况下的目标行程;
当所述直线压缩机运行在非预定工况时,对所述直线压缩机施加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通过控制所述交流电压的大小以及所述直流电压的大小和方向,使得所述活塞达到所述上止点时所述活塞的实际行程等于所述非预定工况下的目标行程。
上述方法,优选的,当所述直线压缩机运行在非预定工况时,通过控制所述交流电压的大小以及所述直流电压的大小和方向,使得所述活塞达到所述上止点时所述活塞的实际行程等于所述非预定工况下的目标行程包括:
当通过对所述直线压缩机施加交流电压使得所述活塞达到所述上止点时,将所述活塞的实际行程与所述非预定工况下的目标行程进行比对;
根据比对结果改变施加于所述直线压缩机的交流电压的大小,并为所述直线压缩机施加预置方向的直流电压,直至所述活塞达到所述上止点时,所述活塞的实际行程为所述非预定工况下的目标行程。
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根据比对结果改变施加于所述直线压缩机的交流电压的大小,并为所述直线压缩机施加预置方向的直流电压,直至所述活塞达到所述上止点时,所述活塞的实际行程为所述非预定工况下的目标行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49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