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砌筑的中小型钢包工作衬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4843.1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8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黄麒;高进喜;贾斌斌;党武通;谢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朗盛精密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2 | 分类号: | B22D41/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姚玲;钱燕 |
地址: | 751000 ***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砌筑 中小型 钢包 工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砌筑的中小型钢包工作衬。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钢包工作衬砌筑方法,最主要的一种是钢包壁和钢包底部使 用耐火砖砌筑,砖缝之间使用耐火泥填缝。按照此种工艺砌筑的钢包在使用过 程中,由于钢包壁的渣线部位受到炉渣的侵蚀,损坏速度快于钢包壁的其余部 位。对于钢包底部,由于钢液的静压力较大,包底砖缝、包底和包壁接缝处极 易钻钢,降低钢包的使用寿命。同时,对于损坏较快的钢包底部使用耐火砖砌 筑,不利于修补。
另外,现有的钢包工作衬砌筑方法还有一种是使用浇注料整体浇注成型, 由于浇注料在使用的过程中钢包衬烧结层较薄,而且由于浇注成型钢包衬在烘 烤的过程中受热不均匀易产生裂纹,极易发生包衬钻钢。同时整体浇注钢包的 拆除比较困难,耗时长,工人的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中小型钢包工作衬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砌筑的中小型钢包工作衬,既能保证钢包满足使用要求, 又能保证钢包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且拆除方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砌筑的中小型钢包 工作衬,包括钢液层、渣线层和包底预制件,所述包底预制件为具有底部和凸 沿的“凹”形结构,所述凸沿环绕所述底部外周并凸起于底部,所述渣线层为 渣线及渣线以上部位形成的浇注层,所述包底预制件的凸沿上砌筑耐火砖至渣 线层形成钢液层。包底预制件设计成“凹形”结构,耐火砖直接砌筑在包底预 制件的凸沿上,有利于钢包内径尺寸的稳定,同时包衬砖(耐火砖)和包底预 制件的接缝高于包底,避免了包壁与包底接缝和包底处于同一个平面上,防止 钻钢。渣线及渣线以上部位使用浇注料浇注成型,降低了炉渣对渣线部位的侵 蚀,并有利于该部位在受炉渣侵蚀损坏后的修补。
所述包底预制件的外侧面从上至下向内倾斜,钢包底部预制件设计成包底 外沿向水口座砖方向具有一定的斜度,便于钢液的流动,防止包底积钢并有利 于炉渣流出。
所述包底预制件的内表面在凸沿与底部相接处圆角过渡,有效防止包底和 包壁接缝处钻钢。
所述渣线层由刚玉质浇注料浇注成型。
所述钢液层的耐火砖砖缝内具有耐火泥抹缝。
所述包底预制件内预埋有相互交错的加强筋,减少了包底裂缝。
所述包底预制件内预埋有起吊耳,方便包底拆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复合砌筑的中小型钢包工作衬,采用浇注、 预制、砖砌复合砌筑,在钢包底部使用包底预制件,预制件设计成“凹形”结 构,并采用预埋“#形”加强筋和起吊耳,减少包底产生裂纹,同时方便包底拆 除。渣线层使用浇注料整体浇注成型,减少了炉渣对渣线的侵蚀程度并方便修 补;本发明解决了砖砌钢包和整体浇注钢包的一些结构上的缺点,提高了钢包 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钢包砌筑成本和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复合砌筑的中小型钢包工作衬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复合砌筑的中小型钢包工作衬中的包底预制件的加强筋布 置示意图。
图中1、渣线层,2、钢液层,3、钢包永久衬,4、钢包包壳,5、包底预制 件,51、凸沿,52、底部,6、起吊耳,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 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复合砌筑的中小型钢包工作衬,包括钢液层2、 渣线层1和包底预制件5,所述包底预制件5为具有底部52和凸沿51的“凹” 形结构,所述凸沿51环绕所述底部52外周并凸起于底部52。所述包底预制件 5的外侧面从上至下向内倾斜。包底预制件5的内表面在凸沿51与底部52相接 处圆角过渡。包底预制件5内预埋有起吊耳6和相互交错的加强筋7。
所述渣线层1为渣线及渣线以上部位形成的浇注层,所述渣线层1由刚玉 质浇注料浇注成型。
所述包底预制件5的凸沿51上砌筑耐火砖至渣线层1形成钢液层2。钢液 层2的耐火砖砖缝内使用耐火泥抹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朗盛精密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夏朗盛精密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4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冷系统及制冷方法
- 下一篇:压力式内聚光热管集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