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应用双铝层型铝塑膜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4373.9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9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章结兵;谢凤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锂盾储能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10/0525;B32B15/20;B32B27/32;B32B27/06;B32B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锂离子电池 应用 双铝层型铝塑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包装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应用双铝层型铝 塑膜。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重量轻、容量大、循环寿命长(大于1000次)以及无记忆效应的 优势很快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池应用领域快速扩展,同时由于锂离子电池的独特优势, 已在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领域有所应用。
聚合物电池具有比液态锂离子电池更轻重量、电压高、容量大、寿命长、自放电低、 无记忆效应和安全性等更多优势,近几年随着其在iPhone、iPad、Ultrabook等3C产品的广 泛应用,加之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的开发,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也快速增加,由于铝塑 膜是锂离子电池软包装重要的外包装材料,相应也带动了铝塑膜需求量的快速增长。
由于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解液有六氟磷酸铝等含氟类物质,这些含氟化合物对水具 有非常强的敏感性,电解液遇水很容易生成强腐蚀性氢氟酸和其他气体,其将会对铝塑膜 的热封和材料造成腐蚀,严重影响电池的循环次数和使用寿命,导致电池快速失效,因此铝 塑膜需有优异的阻隔性能,阻隔外界环境的水汽、氧气等因素对电解液的破坏。同时,电池 的铝塑膜外层需能抵抗电池加工过程中跌落造成的破坏,需铝塑膜外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 能。如何改进铝塑膜的耐磨性能、阻隔性能及其他相关性能对提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质量 是十分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应用双铝层型铝塑膜, 该铝塑膜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及耐磨性能,可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应用双铝层型铝塑膜。该铝塑膜包 括聚丙烯层、粘结层、铝箔层、粘结层、树脂膜层、粘结层、铝箔层、粘结层、树脂膜层,其由内 到外依次为聚丙烯层、粘结层、铝箔层、粘结层、树脂膜层、粘结层、铝箔层、粘结层、树脂膜 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聚丙烯层材料为聚丙烯、聚丙烯与聚乙烯共挤 物、聚丙烯与环烯烃类共挤物中的一种,所述聚丙烯层厚度为10~80μ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粘结层材料为热熔胶膜、胶粘剂、水溶胶中的一 种或几种,所述粘结层厚度为0.01-30μ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粘结层的固化方式为热固化、紫外固化和电子 束固化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树脂膜层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纤维 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环烯烃类共聚物、含氟聚合物膜中的一 种或几种组合,所述树脂膜层厚度为3~30μ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10-60μm,铝箔材料表面可用化 学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物理处理中的一种或几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首先,该铝塑膜采用双层铝的结构设计 可有效提高铝塑膜的阻隔性能;其次,该铝塑膜外层铝膜表面复合一层树脂膜可有效提高 铝塑膜的耐磨性能,从而使该铝塑膜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和耐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聚丙烯层;2.粘结层;3.铝箔层;4.粘结层;5.树脂膜层;6.粘结层;7.铝箔层;8. 粘结层;9.树脂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应用双铝层型铝塑膜,包括1.聚 丙烯层、2.粘结层、3.铝箔层、4.粘结层、5.树脂膜层、6.粘结层、7.铝箔层、8.粘结层、9.树 脂膜层。
所述聚丙烯层1的材料为聚丙烯、聚丙烯与聚乙烯共挤物、聚丙烯与环烯烃类共挤 物中的一种,所述聚丙烯层厚度为10~80μm。
所述粘结层2、粘结层4、粘结层6和粘结层8的材料为热熔胶膜、胶粘剂、水溶胶中 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粘结层厚度为0.01-30μm,所述粘结层的固化方式为热固化、紫外固化 和电子束固化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所述铝箔层3、铝箔层7的厚度为10-60μm,铝箔材料表面可用化学处理、等离子体 处理、物理处理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锂盾储能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锂盾储能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43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