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动辊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3814.3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5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任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超 |
主分类号: | B65H27/00 | 分类号: | B65H27/00;B65H57/14;B65H2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动辊。
背景技术
在纺织机械领域,现有的纺织设备的传动辊通常是在辊体的两头焊接法兰 轴头,但是焊接中产生的高温会导致传动辊变形从而无法达到理想的加工精度, 且焊接法兰轴头成本高,效率低下,此外,该连接方式不易拆装和检修,当轴 头磨损或辊体损坏,则需要整体更换,费时费力,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
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良的便于拆装的传动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和 使用寿命长的传动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传动辊,包括管状的辊 体,在所述辊体的两轴端分别连接一个轴头,所述辊体与所述轴头通过涨紧装 置固定相连,所述涨紧装置包括同心的内圈和外圈,设于内圈和外圈之间且与 内圈和外圈均相连的套环,以及夹设于内圈和外圈之间、相对设置的两个锥形 套环,所述锥形套环包括环形底面以及均匀排布于环形底面一侧、具有一定锥 度的复数个套管,所述套管的内螺纹贯穿环形底面,套管和套环的内螺纹相匹 配,配置与套管相应数量的连接螺栓,所述外圈的内侧面设置与套管相匹配的 锥度,所述内圈的外侧面设置与套管相匹配的锥度。
进一步的,所述内圈和外圈的轴向均设有一段贯通的开缝。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螺栓为内六角螺栓。
采用以上技术后,当拧紧连接螺栓,则两个锥形套环分别沿连接螺栓轴线 方向同时向内相向移动,从而压迫胀紧装置的内圈和外圈发生径向变形,内圈 与轴头的外表面过盈连接,外圈与辊体的内表面过盈连接,上述连接方式用于 转递扭矩。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焊接方式产生的高温对传动辊的影响,使用涨 紧装置连接通过高强度螺栓的作用,在内圈与轴头之间、外圈与辊体之间产生 巨大的抱紧力,扭矩大,精度高,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
2、安装、调整和折卸更加方便快捷,且操作简单,定位好,降低被配合 轴头和辊体的报废率,可重复使用,不损坏配合表面,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 时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涨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涨紧装置的左视图;
附图4为附图3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辊体2.轴头3.涨紧装置301.内圈302.外圈303.套环304.锥形套 环305.连接螺栓306.开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传动辊,包括管状的辊体1,在所述辊体1的两 轴端分别连接一个轴头2,所述辊体1与所述轴头2通过涨紧装置3固定相连, 所述涨紧装置3包括同心的内圈301和外圈302,设于内圈301和外圈302之 间且与内圈301和外圈302均相连的套环303,以及夹设于内圈301和外圈302 之间、相对设置的两个锥形套环304,所述锥形套环304包括环形底面以及均 匀排布于环形底面一侧且具有一定锥度的复数个套管,所述套管的内螺纹贯穿 环形底面,套管和套环303的内螺纹相匹配,配置与套管相应数量的连接螺栓 305,所述连接螺栓305采用内六角螺栓,所述外圈302的内侧面设置与套管 相匹配的锥度,所述内圈301的外侧面设置与套管相匹配的锥度。
此外,所述内圈301和外圈302的侧面设置一段开缝306。
采用以上技术后,当拧紧连接螺栓305,则两个锥形套环304分别沿连接 螺栓305轴线方向同时向内相向移动,从而压迫胀紧装置的内圈301和外圈302 发生径向变形,内圈301与轴头2的外表面过盈连接,外圈302与辊体1的内 表面过盈连接,从而将辊体1和轴头2固定相连,上述连接方式用于转递扭矩。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 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超,未经任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38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封包装机的残带回收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生物降解薄膜加工用输送纠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