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终端停车导航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3478.2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5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喻全余;汪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H04W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终端 停车 导航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车载电脑和智能终端作为导航显示及操作终端,通过无线互联网与实时停 车场信息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而实现的停车位查询、导航功能,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终端停车 导航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停车难,找车位难”问题日渐凸显,这不仅浪费了车主 们宝贵的时间,给他们带来不便,而且随之而来的交通堵塞、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所以,如 何能使车主们实时获取目的地附近停车场、停车位信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和管理停车场等 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市场上缺乏具有查询、预约停车位及在线支付功能的手机软件,现有的手机软件 只支持停车场查询功能。此外,很多停车场缺乏对车辆的引导和空间的管理,使停车场内停 车效率低,而且,不同的停车场系统相对独立,还没有形成标准、规范、统一的停车信息服 务系统,导致难以在城市范围内实现大规模的全方位停车信息服务,从而停车管理缺少系统 性的规划和建设。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车载终端停车导航系 统,将整个城市的车位情况建立一个统一的控制中心,通过车机手机镜像控制方式建立车载 终端与智能终端间的相互连接,车载终端通过智能终端无线通信网络与车联网连接共享整个 城市的车位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终端停车导航系统,包括 智能终端、车载终端、用户服务平台和车位管理中心,车载终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连接 至智能终端,智能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访问用户服务平台及车位管理中心。所述智能终端端通 过MHL同屏镜像的音视频传输实现车机和智能手机的互联。所述车位管理中心包括车位管理 模块,车位管理模块包括WSN网络单元和信息管理单元,WSN网络单元监测车位状态并上传 至信息管理单元,信息管理单元是整个系统的数据分析、存储和发布中心。所述WSN网络包 括监测节点、中继节点和汇聚节点,节点之间通过建立树型传输结构将车位信息以多跳方式 传送给汇聚节点,经汇聚节点发送给信息管理单元。所述监测节点包括电源模块、传感器模 块和微控制器及射频模块,微控制器及射频模块承担监测节点的数据处理、数据收发、节点 控制等核心功能,是节点的功能控制中枢,传感器模块采集车位的空占信息。所述传感器模 块采用弱磁传感器,弱磁传感器感测车位上方磁场强度的变化,利用泊车前后的磁场强度之 差来判别该停车位的状态。所述车位管理模块还包括LED显示屏,用于发布停车场车位信息 和导引停车。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借助智能终端,实现网络接入,查询车位信息,实现预定,缓解停 车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停车导航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车位管理模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 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 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 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所示,系统硬件主要包括智能终端(智能手机、PAD等)、车载终端(车载导航 仪)、用户服务平台及车位管理中心,通过USB有线接口、或者Wi-Fi无线通信,将智能手 机和车载导航仪相互连接,可以共享车联网管理中心提供的停车场信息和服务。智能手机通 过基站或GPS卫星通信获得停车导航信息,车载终端也通过GPS卫星获得停车导航,通过智 能手机和车载导航仪的镜像互动,独立或者同时演示停车导航。
本发明通过蓝牙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智能终端和车载终端的对等互连,车载终端通过智能 终端无线通信网络与车联网连接共享整个城市的车位信息,系统通过智能终端MHL同屏镜像 的音视频传输实现车机和智能手机的互联。智能终端通过基站或GPS卫星通信获得导航信息, 车载终端也可以通过GPS卫星通讯获得导航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34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