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线路用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3424.6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8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龚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永祥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08;C08K13/02;C08K3/04;C08K3/22;H01B9/02;H01B7/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54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线路 用电 | ||
1.一种高压线路用电缆,它包含有导体、挤塑包覆在导体外的绝缘层、包覆在绝缘层外 的屏蔽层及挤塑包覆在屏蔽层之外的护套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层按重量份计,由 以下原料组成:市售电线电缆用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85~100份;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0~20份;
细度小于400目的钛白粉:5~8份;
细度小于400目的碳黑:2~4份;
氢氧化铝:5~10份;
三氧化二钛:2~6份;
市售型号为1076或1010的线缆护套料用抗氧化剂:1~3份;
聚乙烯蜡:2~4份;
细度小于400目的云母或碳化硅或氧化钛或氧化锆或氧化锌或氧化铝:25~35份;
所述导体为多根金属丝或合金丝绞合形成的,所述导体的电阻率≤0.01851Ω·mm2/m; 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 聚氯乙烯或聚四氟乙烯;
所述护套层材料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称量各原料,然后将市 售电线电缆用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细度小于400目的钛 白粉、细度小于400目的碳黑、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钛、市售型号为1076或1010的线缆护套料 用抗氧化剂、聚乙烯蜡、细度小于400目的云母或碳化硅或氧化钛或氧化锆或氧化锌或氧化 铝的顺序将各个原料先后加入密炼机进行熔融混炼,混炼温度为200~240℃,混炼时间为 20~40分钟,混炼出料后经过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料造粒,螺杆直径为45mm或 60mm,长径比为50~60;造粒后进行冷却即得到产品。
2.一种高压线路用电缆,它包含有导体、包覆在导体外的内屏蔽层、挤塑包覆在内屏蔽 层外的绝缘层、包覆在绝缘层外的屏蔽层及挤塑包覆在屏蔽层之外的护套层构成,其特征 在于所述护套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组成:市售电线电缆用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 乙烯:85~100份;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0~20份;
细度小于400目的钛白粉:5~8份;
细度小于400目的碳黑:2~4份;
氢氧化铝:5~10份;
三氧化二钛:2~6份;
市售型号为1076或1010的线缆护套料用抗氧化剂:1~3份;
聚乙烯蜡:2~4份;
细度小于400目的云母或碳化硅或氧化钛或氧化锆或氧化锌或氧化铝:25~35份;
所述导体为多根金属丝或合金丝绞合形成的,所述导体的电阻率≤0.01851Ω·mm2/m; 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 聚氯乙烯或聚四氟乙烯;
所述护套层材料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称量各原料,然后将市 售电线电缆用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细度小于400目的钛 白粉、细度小于400目的碳黑、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钛、市售型号为1076或1010的线缆护套料 用抗氧化剂、聚乙烯蜡、细度小于400目的云母或碳化硅或氧化钛或氧化锆或氧化锌或氧化 铝的顺序将各个原料先后加入密炼机进行熔融混炼,混炼温度为200~240℃,混炼时间为 20~40分钟,混炼出料后经过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料造粒,螺杆直径为45mm或 60mm,长径比为50~60;造粒后进行冷却即得到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线路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屏蔽层与导体接触 面是与导体绝缘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永祥,未经龚永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34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阻隔聚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强化型聚乙烯管材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