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过滤碳纳米管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2706.4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6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龙涛;徐卫林;宋宝祥;陈利军;林勇;刘欣;张科;杨锴;王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亿茂滤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02 | 分类号: | D01D1/02;D01D5/18;D04H3/03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2238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过滤 纳米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过滤碳纳米管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属于纤维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一维量子材料,由于其具有重量轻、超高表面积、异常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被誉为未来最具影响力的基础材料,近年来的深入研究使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不断的被展现出来。
随着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空气过滤纤维膜被被广泛的应用在口罩、空调、汽车、建筑、医疗卫生、通讯、化工等领域,逐渐显示出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通常,空气过滤纤维膜主要由熔喷无纺工艺、纺粘无纺工艺、针刺无纺工艺或水刺无纺工艺等非织造技术制成,其原材料来源广泛,可以选用聚丙烯、聚乙烯、聚酯、聚苯硫醚、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乙烯醇等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随着碳纳米管在空气过滤方面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将碳纳米管填充到高分子材料基体中,采用传统的非织造技术制备出含有碳纳米管的空气过滤纤维膜,碳纳米管可以为物理性空气过滤材料,也可以将其进行化学改性进而充当功能性空气过滤的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非织造技术难以将碳纳米管的功能最大化,因为熔喷无纺工艺和纺粘无纺工艺只能将碳纳米管作为填充物添加到高分子纺丝液中,经纺丝后得到的纤维中大部分碳纳米管被包覆在高分子基体材料中,使得碳纳米管无法接触空气环境,进而无法使其在空气过滤方面的功能最大化。如果采用溶液纺丝的方法,将碳纳米管放入高分子纺丝液进行湿法或干法纺丝,进而将得到的纤维在经过针刺无纺工艺或水刺无纺工艺,也存在碳纳米管被高分子基体包覆的问题。另外,有技术人员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期望解决该问题,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600667A,公开日是2012年7月25日,发明名称为“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空气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446804A,公开日是2013年12月18日,发明名称为“一种具有梯度结构的碳纳米管空气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两个发明专利均采用气相化学沉积的方法将碳纳米管生长在由石英纤维或玻璃纤维或碳纳米管或金属纤维或聚合物纤维构成的基底材料上,以此制备出双层或多层梯度结构的碳纳米管空气过滤材料。该两个专利存在如下两个问题:1. 碳纳米管气相沉积速率较低,无法规模化生产碳纳米管空气过滤材料;2. 碳纳米管气相沉积的工艺环境要求苛刻,沉积温度在100-2000℃,该温度下对基底材料损伤较大,不利于其产品效果的显示;3. 碳纳米管气相沉积的能耗较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由于静电纺丝制备的高分子纤维的直径可以被控制在纳米尺度,将碳纳米管放入纺丝液后经静电纺丝后,高分子纤维的直径与碳纳米管的直径的比值大幅度减小,促使较多的碳纳米管裸露在高分子纤维的表面,进而发挥其在空气过滤方面的作用。然而,静电纺丝技术的效率极低,不能满足产业化需求,而且其制备的高分子纤维中仍有较大部分的碳纳米管被包覆在高分子基体中。
由此可见,能够制备出碳纳米管完全接触空气介质的空气过滤纤维膜的具有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过滤碳纳米管纤维膜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空气过滤碳纳米管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A. 碳纳米管分散溶液的制备
按如下质量百分比:
无水乙醇57-82%
碳纳米管15-35%
聚乙烯醇纳米纤维3-8%
将无水乙醇、碳纳米管和聚乙烯醇纳米纤维混配后,在室温条件下采用乳化机乳化分散0.5-1h后得到碳纳米管分散溶液,其中,乳化机的转速为8000-13000r/min。
B. 增粘溶液的制备
按如下质量百分比:
去离子水 56-68%
二元胺 15-21%
二元羧酸 17-23%
将去离子水、二元胺、二元羧酸混配后,升温至45-65℃并机械搅拌1-3h后得到增粘溶液。
C. 碳纳米管纺丝液的制备
将经步骤A得到的碳纳米管分散溶液和经步骤B得到的增粘溶液按如下质量百分比:
碳纳米管分散溶液 65-85%
增粘溶液 15-35%
进行混配,在室温条件下采用机械搅拌1-2h后得到碳纳米管纺丝溶液。
D. 离心纺丝与成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亿茂滤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亿茂滤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27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