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抛光系统及抛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2542.5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8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昌;邵振;王小新;徐佳驹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3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侯艳艳 |
地址: | 266114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抛光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抛光系统及抛光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合注塑模具复杂型腔表面抛磨作业的机器人抛光系统及抛光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电子、通信、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高新产业的飞速发展,注塑产品表面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注塑模具型腔表面抛光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高光免喷涂技术的普及,高抛光要求的产品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对模具公司来说抛光工段的处理能力已成为影响模具工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现代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加工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注塑模具型腔曲面的铣削等前期加工已可实现自动化,但最后的抛光工序仍需手工完成。抛光者的经验直接影响了注塑模具型腔表面抛光的速度和质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加工周期和质量的稳定性。
自动化抛光技术已成为现代注塑模具型腔表面抛光过程中的一项重要需求。目前,国内外对型腔几何形状复杂的注塑模具的抛光方式主要有普通磨床的人工抛光、专用抛光机床和数控抛光机床等。然而,采用普通磨床的人工抛光方式劳动强度大,浪费时间和资源,加工成品率低;采用专用抛光机床进行注塑模具型腔表面抛光的方式通用性较差,只适合单一产品的批量生产,无法满足产品的多样性;采用数控抛光机床进行注塑模具型腔表面抛光的方式成本较高,且由于模具型腔面角度各异,数控机床切削方向只能沿Z方向,仅能用于平面抛光,故与工业机器人相比缺乏柔性,适用性差。
目前,工业机器人已应用于诸多领域,但在模具型腔抛磨方面始终存在难点,主要由于工业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较低(往往±0.1mm-±0.3mm),导致机器人在动作过程中或更换抛磨工具后无法完全重复前序动作位置,也就无法保证磨具作用在模具型腔表面的力大小一致,进而导致抛光效果不一致,无法达到抛光质量要求。而目前重复定位精度高的工业机器人价格极高,影响了机器人在模具抛磨自动化上的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化抛光系统及抛光方法,可以保证打磨头在工件上的作用力大小一致,进而保证待抛光部位抛光效果一致,提高抛光效率和抛光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自动化抛光系统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抛光系统,包括机器人、打磨头、打磨头打磨工具更换装置、工件定位料台和抛光控制系统,所述机器人具有机械臂,所述打磨头位于所述机械臂的前端上,所述抛光控制系统包括离线编程模块、在线校准模块和机器人控制器,所述打磨头通过恒力控制装置可伸缩浮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械臂的前端,所述恒力控制装置包括基座、开设在基座上的导向槽、与导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和设置在基座内驱动滑块沿导向槽滑动的恒力弹性部件;所述打磨头与所述滑块固连为一体,由所述滑块带动其伸缩浮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上述自动化抛光系统的抛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离线作业,抛光系统安装完毕后,进行坐标标定和离线程序生成;
2)将待抛光工件安装在工件定位料台上;
3)利用机器人的点激光测距系统定位工件及其待抛光部位的位置;
4)根据测量得到的工件及其待抛光部位的位置,控制工件定位料台,适当调整加工位置,将工件待抛光部位置于机器人加工作业的范围内;
5)通过机器人的三维扫描测量定位系统,精确测量工件待抛光部位的位置;
6)通过抛光控制系统控制机器人对工件待抛光部位进行抛光,直到工件表面质量达到要求的工艺技术指标,抛光过程中通过恒力控制装置的恒力弹性部件驱动滑块沿导向槽滑动进而带动打磨头浮动来保证打磨头施加在工件待抛光部位上力的大小恒定;
7)重复步骤4)至步骤6),直到完成工件上全部待抛光部位的抛光加工;
8)将完成抛光加工的工件从工件定位料台上取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采用恒力控制装置将打磨头和机器人的机械臂连接,使打磨头可以浮动,且通过恒力弹性部件来保持打磨头施加在工件上的打磨力为恒定值,使整个加工过程可以以恒力抛光模式进行,进而弥补工业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低导致的抛光面质量不一等问题,降低对工业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的要求,确保工件表面抛光的一致性,从而提高加工质量,减小废品率,提高抛光效率;
2、恒力控制装置结构简单可靠,部件均为常见普通部件,造价低,恒力控制装置近乎为纯机械装置,无需采用传感器等反馈调节装置,反应时间接近0,故反应时间极快,满足工业机器人夹持打磨头在工件上快速移动时对恒力的高要求,尤其适用于注塑模具复杂型腔表面的抛光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25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治疗和预防再狭窄的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增效杀真菌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