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库中间件系统及利用其处理数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2538.9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6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申智灵;张少华;王琦;刘晶波;李书升;王凡;李文涛;褚二虎;翟燕燕;邓宗茹;李伟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5 | 分类号: | G06F16/25;G06F9/445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项丽丽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库 中间件 系统 利用 处理 数据 方法 | ||
1.一种数据库中间件系统,与外部数据库连接,包括状态监视模块,能够监视应用服务器到应用试验数据库之间的链接状态
接口管理模块,其 通过Webservice对下游用户接口提供管理和数据库连接,采用axis2技术,符合标准WSDL协议规则;
系统管理模块,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日志、字典数据管理;其中用户管理负责整个中间件系统的用户基本信息、登录密码配置;用户权限管理是指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块、按钮、显示数据的权限配置;系统日志是指用户在中间件从登陆系统开始所记录的所有操作行为信息;字典数据是指中间件中的枚举型数据集;
数据库管理模块,能够在数据库管理中根据实验业务创建实验对应的数据库实例,包含数据库的用户名、密码、表存储空间的实例化,通过批量的TSQL脚本实现;
备份与恢复模块,能够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按库备份、按表备份、即时备份和定时备份;
Oracle数据库,由至少一个表空间和数据库模式对象组成,模式是对象的集合,而模式对象是直接引用数据库数据的逻辑结构,模式对象包括表、视图、序列、存储过程、同义词、索引、簇和数据库链,逻辑存储结构包括表空间、段和范围,用于描述怎样使用数据库的物理空间;
工程管理模块,包括ICD文件解析单元、实验与分系统管理单元以及Dat二进制文件解析单元;ICD文件解析单元是指根据ICD文件定义模板规则,为XML,来说明将要解析的DAT原始数据文件的二进制字节、位数据的处理方式和标准,通过I/O读取数据流,java的Bytes对象进行流数据处理;实验与分系统管理单元为该工程下的实验数据表,实验数据表是以分系统的类别进行创建,实验数据则是各个分系统的实验具体数据;
上游应用程序处理组件,其包含根据ICD定义文件对原始DAT数据文件的处理功能的组件;
下游应用程序处理组件,其为包含WebService一组对下游提供数据业务服务的接口程序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库中间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ICD定义文件中包含:数据表中的数据类型、表字段名、别名、注释、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对应的dat二进制文件。
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库中间件系统处理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工程创建
步骤11、进入系统,选择创建工程,数据库为工程实例化新的工程数据库,成功创建工程;
步骤12、选择ICD定义文件,自动完成ICD定义文件中定义的数据库表结构,完成新的数据库表的创建;
步骤13、选择指定工程,并选择创建实验,填写实验的相关信息,完成实验的创建,至此完成工程的创建;
步骤2、数据解析导入
步骤21、根据需要选择已创建的工程,并在已创建的工程中选择已创建的实验;
步骤22、从已创建的实验中选出所需Dat二进制原始文件,系统自动匹配ICD定义文件,并在匹配的ICD定义文件的指导下对选择的Dat二进制原始文件进行解析,将不可阅读的二进制数据类型转换成可直接阅读的关系型数据;
步骤23、在Dat定义文件的指导下,数据流被分割成多份,每份开启一个线程进行多线程并行解析入库,将解析后的关系型数据按照数据类型存储到相应的数据表中,完成入库;
步骤3、下游数据服务
步骤31、将下游实验分析软件、设备通过IP地址,采用WebService访问接口与数据库进行连接;
步骤32、在接收到下游平台的用户登录时发送WebService请求,中间件对登录的用户信息进行校验,若验证失败,直接返回错误信息;若验证成功,除返回成功信息,同时生成一个独立无重复的密钥,并记录用户动作时间;
步骤33、根据WebService请求中的参数信息,系统提供请求所需的参数结果,提供生成的伪SQL语句;
步骤34、系统根据独立无重复的密钥识别用户,将伪sql语句根据数据库映射表转化为真实的sql语句,然后判断用户是否具有执行此sql语句的权限,如果有,系统将这些伪sql语句转换为真实的sql语句,完成对数据的查询,修改操作;
步骤35、下游用户完成对数据库的操作后,修改密钥的活动时间为当前时间,密钥被系统清除,若用户二十分钟无有效操作,则密钥过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解析后的数据在入库前,先关闭日志记录以及索引,入库后重新开启日志以及重新创建索引的方式进行优化,减少了入库过程中数据库本身日志记录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创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253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