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蓄水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92437.1 申请日: 2016-02-19
公开(公告)号: CN105735450B 公开(公告)日: 2017-08-01
发明(设计)人: 曹林涛;梁学战;曹亦斌;陈义运;刘克国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文理学院
主分类号: E03F1/00 分类号: E03F1/00;E03F5/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41053 湖北省襄樊市***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地下 蓄水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海绵城市建设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城市绿化枝叶垃圾与建筑垃圾的处理与地表水下渗并蓄集的问题。

背景技术

在海绵城市建设领域,强调通过“渗、滞、蓄、净、用”等措施补充地下水并调节水循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把 “雨水滞渗调蓄设施”作为建设任务之一。2014年11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015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在“渗”的操作上主要是通过透水铺装改善土地的渗透性,革新了既有封闭式混凝土的缺陷。在“滞”尤其是“蓄”的操作上主要是通过下沉式绿地,湿塘与雨水湿地以及地下塑胶蓄水模块等容纳地表径流。当前海绵城市试点正在有序推进,但在地下蓄水方面,尤其是可简洁推广应用的操作方法并不多见。

另一方面,中国城市体系膨胀,环境承载能力日益受到挑战。阶段性拆迁带来的建筑垃圾需要理性处置,更有年复一年的绿化垃圾等需要处置。深圳堆积成山的建筑垃圾滑坡也与蓄集在内的水分有关,这提示了建筑垃圾多孔性可以利用。如果能够结合城市废弃物处置服务于海绵城市建设,将对城市工作带来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蓄水方法,原材料来源简单,基本把城市就地取材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可便利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

分下列步骤完成:

步骤一、准备工作:收集园林或市政环卫体系的落叶,并以其为主要材料加黏土与水,压缩成整体且不松散的饼块状,横竖叠放即得到败叶吸水体;收集枝干,把直径低于3cm的分段弯折为3-6节的多节棍状,混堆即得到短棒膨胀体,其余的枝干切割长为100-150cm,竖向捆扎即得到长棒支撑体;收集碎石或以砖石为主的建筑垃圾,以网袋包装后柱状叠放即可成为骨料综合体;

步骤二、地下空间开挖:移开绿地的表土及其草皮,向地下空间开挖沟槽;

步骤三、地下蓄水体构造:对开挖后的地下空间划分段落,败叶吸水体与长棒支撑体和短棒膨胀体交错填充,骨料综合体位于上述败叶吸水体、长棒支撑体和短棒膨胀体一侧;

步骤四、侧沟集散:在近骨料综合体处的近表层引出集散功能的浅水沟,不仅便于水分稀缺时续集水分也便于富余水分的蒸发排放;

步骤五、表土归位:把表土及其草皮搬移回来覆盖开挖回填的地表,骨料综合体处表层保持裸露便于渗透与标记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步骤一中的败叶吸水体,松散落叶体积分数为95-100%,黏土体积分数为0-3%,水分体积分数为0-2%。

所述的步骤三中的划分段落,每个段落以近圆柱型为宜。

本发明先是通过黏土的可塑与水分的润滑施加较小的压实功把落叶压缩成为吸水饼,并借助横竖叠放的层间间隙完善以落叶为主的吸水体。其中,败叶吸水体所用材料的比例,考虑了不同适用区域的原材料易得性。继而,借助类似三节棍的多节棍变形枝干的混堆支撑膨胀扩大的空隙蓄积水分。接下来,借助较粗枝干的竖向捆扎构造空隙蓄积水分。这三种植物类填充体由于质地不一样,在水分浸润下的沉降不一样,因不均匀沉降产生的沉降缝成为理想的地表渗透通道。另外,碎石或建筑垃圾堆放的空隙也提供了雨水下渗的通道与蓄积水分的空间,不仅起渗透与储水作用,同时在侧沟与蓄水体间起过滤通道作用。除上诉特点外,近圆柱型段落划分可获得较大的接触周长进而得到较长的沉降缝,集散侧沟的蓄积渗入或蒸发排水也是本发明的特点。本发明原材料来源简单,基本把城市就地取材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可便利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地下蓄水体的应用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一准备工作:1)收集落叶,辅之于黏土与水,压缩成饼块状横竖叠放得到败叶吸水体;2)收集枝干,把直径低于3cm的分段弯折为3-6节的多节棍,混堆即成短棒膨胀体;3)较粗的枝干切割长为100-150cm,竖向捆扎得到长棒支撑体;4)收集碎石或砖石建筑垃圾,以网袋包装柱状叠放即成骨料综合体。

步骤二地下空间开挖:移开绿地的表土及其草皮,向地下空间开挖沟槽。

步骤三地下蓄水体构造:对开挖后的地下空间划分段落,败叶吸水体与长棒支撑体和短棒膨胀体交错填充,骨料综合体位于上述败叶吸水体、长棒支撑体和短棒膨胀体一侧。

步骤四开挖集散侧沟:在近骨料综合体处的近表层引出集散功能的浅水沟,便于蓄水渗入与蒸发排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文理学院,未经湖北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2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